首頁>生態(tài)>資訊
丹心護碧水
——丹江口市“守護一泓清水”水利志愿服務見聞
人民政協(xié)網8月27日電 走進南水北調中線水源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中線水源公司”)大門,近一人多高的灰褐色巨石上,“丹心護碧水”5個鮮紅大字分外醒目。
“水是丹江口的魂!”中線水源公司總經理李飛介紹,作為丹江口水庫運行管理單位,公司與地方政府、相關管理單位及社會各方力量,建立了多層次、全覆蓋的護水機制,特別是推動志愿服務活動廣泛開展,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效,確保一泓清水永續(xù)北上。
專業(yè)
8月22日下午,丹江口水庫水面波光粼粼,藍天白云下,能看到水鳥在水面上起舞嬉戲。截至今年7月底,浩蕩南水從丹江口水庫一路北上,已累計向北方調水超過660億立方米,直接受益人口突破1億,取得了顯著效益。
“目前丹江口水庫的水質常年穩(wěn)定在Ⅱ類以上。”中線水源公司供水管理部青年職工彭曉然說,8月21日上午他們又一次采集到有“水中大熊貓”之稱的桃花水母,由于桃花水母對水質要求極高,反映了丹江口水庫水質持續(xù)向好。
彭曉然的另一個身份是中線水源公司的青年志愿者。入職以來,他多次參加魚類增殖放流和“守護水源地 青春在行動”等志愿服務活動,積極宣講中國國情水情,介紹南水北調工程和節(jié)水知識等。
“公司成立志愿者服務隊,科普節(jié)水護水知識、傳遞節(jié)水護水理念,”中線水源公司辦公室副主任蒲雙說,服務隊以青年人為主體,結合“世界水日”“中國水周”“全國科普日”等節(jié)點,經常性開展知識宣傳、巡視檢查、撿拾垃圾等活動,向社會公眾大力倡導節(jié)水護水的生動實踐,加強對水源地的保護。
“丹江口大壩加高工程竣工后,壩頂高程由162米加高至176.6米,正常蓄水位由157米提高至170米,增加庫容116億立方米……”青年志愿者、中線水源公司工程部職工杜飛龍說起水庫數(shù)據(jù)如數(shù)家珍。“我們做志愿者的最大優(yōu)勢是有專業(yè)背景,通過開展生活用水水質檢測、普及水科學知識等活動,提高公眾節(jié)水愛水護水意識。”杜飛龍說。
“守水是丹江口市人民共同的使命”“守水護水是天大的事”……在丹江口市的大街小巷,不時能看到這樣的宣傳標語。“作為
多年來,中線水源公司聯(lián)合庫區(qū)沿線湖北省和河南省6個縣
從“水上漂”到“守井人”,漁民變身清漂服務隊
8月22日清晨5點半,黃金良就帶著王照兵、李大榮兩位志愿者,乘上小船,迎著朝霞逆流而上,巡邏在從丹江口市同心橋水域到漢丹港沿河道的庫岸線,撿拾白色垃圾和枯枝樹葉,清理河道漂浮物。
60歲的黃金良曾長期依靠庫區(qū)水域網箱養(yǎng)殖和捕撈為生,規(guī)模最大時有80個網箱和好幾條漁船,每年收入頗豐。2014年國家出臺清理網箱、保護水域生態(tài)的政策,他不僅帶頭清理了自家的網箱,上交船只和網具,還做其他網箱戶主的工作,協(xié)助將街道辦轄區(qū)近兩萬只網箱全部清理上岸。
現(xiàn)在黃金良是丹趙路街道辦庫區(qū)林場黨支部書記,也是一位清漂志愿者。他帶領11名隊員堅持每日巡查轄區(qū)內庫岸水域,年累計巡查里程數(shù)達2000余公里。2021年,丹江口水庫首次蓄水至170米,水位抬高產生大量漂浮物,黃金良就和團隊成員連續(xù)幾天吃住在船上,幫助清漂任務順利完成。
雖然收入下降了,但黃金良喜歡清漂志愿者這個稱號。
“你知道嗎?我的小外孫在作文里寫道:‘我姥爺是黨員,每次都帶頭下河清理漂浮物。’”黃金良樂呵呵地說,言語里滿是自豪。
從昔日的“水上漂”到今天的“守井人”,實現(xiàn)身份轉化的不只是黃金良。王照兵出身漁民世家,前大半輩子從事捕魚打魚,如今成為一名清漂護水隊長;志愿者楊力原是養(yǎng)魚能手,如今駕駛清漂船穿梭于廣袤水面;清漂志愿者蔣德新主動上交9艘漁船,每天沿著壩下2000米河岸線巡查4次以上,榮獲“中國好人”“荊楚楷模”、丹江口市“最美守井人”等稱號……
“丹江口市清漂志愿者協(xié)會個人會員達1327人,以會駕船的漁民、水上運輸戶和庫邊熟悉水性的居民為主。”丹江口市“小水滴”清漂志愿者協(xié)會會長張正有介紹,協(xié)會常年組織志愿者打撈庫面漂浮物、清理水草和藻類、撿拾庫岸線和入庫支流垃圾、清除線下淹死林木、開展增殖放流等,保護了庫區(qū)生態(tài)環(huán)境,優(yōu)化了庫區(qū)水質。
小水滴“1+8+N”志愿服務體系的生命力所在
位于丹江口大壩上游的蔡灣村,與大壩的直線距離不到5公里,緊鄰丹江口水庫。“幾年前,江邊還有釣魚的,甚至放牧的,”村支書朱孔兵回憶起前幾年的光景,眉頭微鎖。
2020年蔡灣村成立了志愿服務隊伍,每周開展兩次集體守水護水活動,堅持每天值班巡河,到岸邊撿垃圾、樹枝,勸離垂釣、游泳人員。“變化非常大,釣魚、游泳的人不見了,撿拾垃圾經常空手而歸,水也更清更綠了。”朱孔兵高興地說,村志愿者隊伍也由原來的幾名村干部發(fā)展到了80多人。
“透明皂,8積分”“卷紙,25積分”“洗衣液,38積分”……蔡灣村還設立了“積分兌換超市”,村民可以通過參加志愿服務活動獲取積分,來超市換取生活必需品。通過這種正面激勵,村民們參與志愿服務活動的熱情更加高漲。
開展理論宣講、護水宣傳、清漂護岸、植樹護綠、巡河勸導、治污凈化等活動……“目前活動的形式多、內容多、人數(shù)多,”丹江口“小水滴”志愿服務聯(lián)合會負責人黃祥偉一連用幾個“多”來形容全市守水護水志愿服務現(xiàn)狀。
為推進丹江口市志愿服務事業(yè)規(guī)范化、制度化發(fā)展,丹江口市印發(fā)了《丹江口市“小水滴”守水志愿服務工作方案》《丹江口市深化“志愿之城”建設實施方案》和《操作指南》,定期下發(fā)工作清單,實行工作調度,開展技能培訓,將“小水滴”守水志愿服務項目作為“共同締造”及文明村鎮(zhèn)創(chuàng)建的重要內容。
現(xiàn)在丹江口市構建起“1+8+N”志愿服務體系,即組建“小水滴”志愿服務聯(lián)合會,設立清漂、護岸、紅領巾、陽光、銀齡、巾幗、工人先鋒號、橄欖綠等“8”支志愿服務協(xié)會;組建市直單位、社會團體志愿服務隊、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
“勇?lián)问姑咐握呜熑危艺\守水事業(yè),當好護水衛(wèi)士”,在蔡灣村村委會,我們看到了南水北調中線水源地“守井人”誓詞。
“這是我們所有志愿者的使命和任務。”朱孔兵說。
作為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核心水源地,守井誓詞已成為丹江口市志愿者的行動自覺,成為工作和生活的一部分,越來越多的庫區(qū)居民加入到志愿者行列中來,確保一泓清水永續(xù)北上。(王菡娟 孟輝 萬國強)
編輯:秦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