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協商>協商建言
重慶加快構建“416”科技創新布局
政協深入調研助力教育科技人才體制機制一體改革
本報訊(記者 凌云)8月19日,重慶市召開科技創新大會,強調認真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深入實施科技創新和人才強市首位戰略,奮力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而就在近日,重慶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對市政協黨組報送的《統籌推進我市教育科技人才體制機制一體改革 加快構建“416”科技創新布局調研報告》作出了肯定性批示,并交辦相關負責人研究吸納。這一連串好消息,令市政協專題調研組成員們備感鼓舞和振奮。
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強調,統籌推進教育科技人才體制機制一體改革,推動科技創新力量、要素配置、人才隊伍建制化、體系化、協同化。
據了解,為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和習近平總書記視察重慶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重慶市委、市政府先后召開了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大會、科技創新和人才工作大會,將構建“416”科技創新布局、做大做強“33618”現代制造業集群體系作為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抓手。打造數智科技、生命健康、新材料、綠色低碳4大科創高地;發展人工智能、區塊鏈、云計算、大數據等16個重要戰略領域……一年來,全市上下聚焦“416”科技創新布局,一體推進教育科技人才工作,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顯著增強,科技體制機制改革縱深推進,各項工作取得新進展新成效。
為服務市委市政府決策更好落實落地,今年3-7月,市政協圍繞“統籌推進我市教育科技人才體制機制一體改革 加快構建‘416’科技創新布局”組成重大課題調研組,由市政協主席程麗華任組長,組織部分市政協委員,會同市級相關部門,吸納市級民主黨派、區縣政協、高校及科研院所專家學者開展了專題調研。
4月,程麗華帶領調研組走進重慶大學校史館、國家重點實驗室等地,聽取教學科研、人才培養等情況介紹,觀看科研成果展示,了解研究進展,勉勵大家用好學科資源、發揮獨特優勢、建強科研平臺、做好成果轉化。市政協教科衛體委負責人介紹,調研啟動以來,聚焦“教育科技人才”支撐“416”科技創新布局,“教育科技人才”支撐“33618”現代制造業集群體系,推進“416”科技創新布局、服務“33618”創新人才培養體系,高層次人才引育等4方面,調研組走訪了西部(重慶)科學城、兩江協同創新區和渝北區、璧山區、永川區等20多個區縣,以及重慶大學、西南大學、重慶交通大學、重慶理工大學等10余家高校和50余家科技型企業,廣泛征求意見、全面梳理分析、深入調查研究。
調研組認為,當前,重慶市在統籌推進教育科技人才體制機制一體改革方面取得積極成效,但在組織領導、統籌機制、人才培養體系、科技創新體系、人才服務體系、財稅金融要素保障等方面仍存在不少問題。
為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更好推進重慶教育科技人才體制機制一體改革,加快構建“416”科技創新布局,調研組建議:建立統籌推進教育科技人才體制機制一體改革工作領導小組;分類推進高校改革,建立科技發展、國家戰略需求牽引的學科設置調整機制和人才培養模式;統籌各類科創平臺建設,強化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發展;實施更加積極、更加開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完善青年創新人才發現、選拔、培養機制,強化人才激勵機制;深化科技成果轉化機制改革,加強產業鏈人才鏈創新鏈融合、科技成果轉化服務,促進產學研深度融合;強化要素保障,更好促進財稅、金融、知識產權等政策協同貫通。
一條條真招實招匯聚起了推進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發展的澎湃動力。調研組成員表示,將繼續圍繞深入實施科技創新和人才強市戰略履職盡責,積極助推建言成果轉化落地。
編輯:閆靖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