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聚焦 時政 動態 原創 國際 熱點

首頁>要聞>原創

程永茂:“長城癡”修長城

2024年08月30日 09:26  |  作者:本報記者 張佳琪  |  來源:人民政協網 分享到: 

走進北京市懷柔區文物管理所長城修繕技術顧問程永茂的辦公室,屋里的藍馬甲和紅色安全帽格外惹眼,再加上一根木棍和一臺相機,是他20年來登長城的“標配”。

20年來,標配成了“老朋友”,木棍被大家戲稱“盤包漿了”,程永茂對長城的癡迷也于修復的一磚一瓦間留下了印記。從河防口、慕田峪到箭扣、黃花城……懷柔區內自東向西的各段長城,從2004年起,程永茂帶領團隊修復總長度超兩萬米。“修長城風吹日曬絕非易事。”他說,“但是,我想把長城保護好,給后人留下真東西。”

執著得益于一次偶然的啟蒙。1991年,民居建設經驗豐富的程永茂參與懷柔區紅螺寺大雄寶殿古建的復建工程,擔任瓦作技術負責人。那一年,他遇到了故宮博物院高級工程師、興隆門瓦作第十五代傳人樸學林。興隆門是明清兩代紫禁城及皇家建筑初建與修繕的參建作坊之一。從砌地基石、壘磚到挑頂封瓦,程永茂抓住機會在現場向師父樸學林請教學習,對于文物古建修繕保護,他逐漸開了竅。

2004年,程永茂接到黃花城段長城的修復任務。“我出生在懷柔,從小聽著爺爺講長城的故事長大,但那年我是第一次登上長城。”程永茂回憶,在蜿蜒起伏的長城之上,環顧四周氣勢磅礴、群山環繞,又深知建造的艱辛,“心里非常震撼,當時就下定決心要把長城保護好”。

修長城有“三難”——用水難、運料難、施工難。程永茂解釋,在施工現場經常能看到一根細細的水管,用上好幾級壓力泵,山下的水才能夠順利送達。“運料更辛苦。”他表示,長城附近機動車無法通行,白灰和青磚這些材料只能靠牲畜馱運,但只能馱到城墻根,牲畜不能踩踏長城,只好人背肩扛。“到了伏天衣衫單薄,很多技術工人的后背都磨破了。”程永茂感慨,“沒有吃苦耐勞的勁,干不好長城修復。”有的施工現場路遠消耗體力,施工面屬于懸崖峭壁,操作起來要十分警惕。過去的程永茂在長城上一待就是一天,“早上從家里出發,帶點干糧和水,中午有時和工匠們一起啃個饅頭,天擦黑下山”。

回憶起最難忘的日子,當屬2016年修復箭扣長城的時光。箭扣長城是明代萬里長城最著名的險段之一,是近年來各種長城畫冊中上鏡率最高的一段。程永茂介紹,箭扣“天梯”段、“鷹飛倒仰”段,險峻處坡陡,臺階卻只有幾指寬,全都是即將脫落的搓腳石。程永茂多年工作總結出的“五隨”法,即:隨層、隨破、隨彎、隨舊、隨殘,在修復中得到了嚴格遵守,保證了修復的古樸性、真實性和結構安全性。

“當時,有長城本體石條滑下懸崖一二百米。為了做到修復最小干預,我們找到了這些石條。”程永茂表示,利用卷揚機,經過六七次倒運,最終石條恢復原位。“之所以這樣不怕麻煩,因為這些石條有歷史價值和文物價值,能延續長城滄桑古樸的美感。”一千米左右的修復工程,團隊花費了兩年。截至目前,修復段未發現任何安全隱患。

“認真用情、用心盡責”是程永茂的工作態度。“保護長城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能參與其中,是我的機遇,也是我應盡的責任。”曾經有人不懂“老程”對于長城的癡迷,問他“天天爬長城不累嗎?”他搖搖頭:“樂在其中。每段長城,古人的建造方法各異,近距離能發現很多細節處理手法。我甚至會設想如果當時自己在現場會怎么做,我深深感到自己跨越了時間在和古人對話,這種癡迷對于我來說是種幸福。”

長城修繕已然成了程永茂生活的一部分。盡管已經退休,他每周還會爬長城一到兩次。“半個月不去就會覺得自己好像缺了點什么,上了長城心里才踏實。”

在工作室的案頭,靜靜躺著一本小冊子,不大起眼。那是程永茂將自己多年的修繕經驗總結成冊,空閑時還在修改完善。“接下來,我還想畫幾處懷柔區長城的平面圖、立面圖,尤其是典型的敵樓圖。”他說,“圖文并茂,方便大家理解構造,讓更多的人了解長城,更好傳播長城文化。”

編輯:崔姝音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视频一区二视频一区二区 | 亚洲精品天堂在线观看2020 | 亚洲伊人天堂一区二区 | 亚洲无吗大片在线观看 | 在线观看人成视频无遮挡 | 日本欧美高清乱码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