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協商>協商建言
全國政協委員彭靜: 統籌推進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運營體系
案由:近年來,西部陸海新通道開行數量快速增長,通道運營能力不斷提升,進一步擴大了中國對外開放的格局。與高質量發展的標準相比,當前,西部陸海新通道還存在平臺整合能力不夠強、多式聯運的公共物流信息平臺尚未建立等問題。
建議:一、構建全國性通道運營體系。國家層面優化完善現有的省際協商合作聯席會議制度,加快建設區域集結中心和開行定制化鐵海聯運班列。推動西部陸海新通道沿線13省市共建物流、貿易、產業、金融、數據一體化生態圈,并依托中新(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示范項目,聯動新加坡,利用其國際貿易港的優勢輻射東南亞。持續做大“運貿產”一體化規模,依托招商局集團、中國遠洋海運集團等央企的海外布局,以重慶為管理總部,成立服務陸海新通道供應鏈的專業化公司和海外公司,提升輻射全球的供應鏈綜合服務能力。
二、 高位推動建設陸上貿易規則體系。深度參與相關國際規則和標準的制定,依托西部陸海新通道強化鐵路運單物權化試點與多式聯運規則、物流金融創新等有效對接,聯動金融、司法、海關、立法等多部門共同推動陸上貿易市場規則、立法等創新。持續推動鐵路集裝箱“一箱到底”全程多式聯運創新,逐步建立和完善全程服務模式,推動建立國際多式聯運中心。
三、 階段性降低西部陸海新通道運營成本。從先期培育運能、支持西部尤其是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等角度,對于西部陸海新通道鐵海、鐵鐵等聯運班列給予更大力度的運費降低、階段性減免,提升對外運價的整體競爭力。可采取“鐵路方面降低運費、地方承諾保底運能”的掛鉤機制,以及在未來五年“逐年運費退坡”等新型合作方式。
四、 持續提升西部陸海新通道服務保障能力。建設“數智通道”,依托5G、大數據、物聯網、區塊鏈等應用,共建陸海云、陸海鏈、陸海物聯網數字化服務,在通道沿線統籌建設數智園區。加強金融要素支撐,建設對外開放通道保險綜合服務平臺,探索跨區域多邊保險交易市場服務,建立直保、共保、再保險等多層保障機制,助力通道上下游企業提升投保效率。開展多層次交流,推動建立商會聯盟、中國-東盟多式聯運聯盟,支持發揮“重慶-新加坡”雙樞紐功能。
編輯:崔姝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