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生態>資訊
洪水面前看擔當
人民政協網9月4日電 2024年防汛最關鍵時期,7月25日,第3號臺風“格美”登陸福建沿海后朝西北方向深入內陸,在江西九江突然轉為西行,殘余環流仍繼續向北輸送著水汽,降雨影響覆蓋我國全部七大流域。“七下八上”關鍵期極端暴雨洪澇頻繁發生:794條河流超警戒水位,176條超保證水位,31條河流超歷史實測記錄,除海河流域外共發生編號洪水13次。
在一場緊似一場洪水的背后,是水利系統干部職工繃緊神經,枕戈待旦,是持續多日的關鍵
快速響應把脈江河
“對滲漏區域采取壓重處理,注意清理雜物……”7月29日上午,吉林市樺甸大堤引輝涵洞處背水坡出現多處滲漏點,吉林市專家組第一時間趕到現場,迅速分析研判,提出排險方案,組織相關人員及時消除隱患。
7月21日以來,東北松花江吉林段、輝發河等25條河流發生超警及超保洪水。吉林市水利局選派13名水利專家與102名水利技術人員,組建了13支專業隊伍,一對一奔赴各縣區支持防汛搶險。吉林市水利局局長孫毓江介紹說,專家組為地方提供專業指導支持,在應對本輪洪水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陜西商洛高速公路橋梁垮塌、四川漢源暴雨泥石流災害事故和湖南團洲垸決口及涓水堤防決口險情發生后,水利部第一時間啟動重大水旱災害事件調度指揮機制,派出工作組、專家組趕赴現場,協助地方做好災情應急
根據預演分析結果,
珠江委西江局充分發揮流域駐地支撐作用,動員青年突擊隊挺膺擔當、全力以赴,派出6個專家組27人次緊急趕赴一線,巡查柳州、梧州城區和藤縣兩市三地10處重要堤段約79公里,協助地方妥善處置各類突發險情5起。
與洪水賽跑,同風雨競速。7月以來,水利部主要負責同志靠前指揮,深入江西、湖南等地防汛一線現場指導、調度指揮。7月1日至8月29日,水利部已派出77個工作組、專家組赴長江、松遼、珠江等重點流域,指導督促做好水利工程巡查防守和應急搶險、臺風強降雨防御等工作。
不論是在湖南省涓水堤防決口現場,還是在黑龍江省烏蘇里江虎頭超保堤段,不論是險情排查,還是供水保障,正是奮戰各地防汛一線的水利專家組和工作組提供有力技術支撐,才能快速
黨員先鋒
7月底,臺風“格美”一路挾風裹雨深入長江流域。由長江委澧水公司黨員專家組成的水利部工作組連日轉戰郴州、衡陽、湘潭、株洲、岳陽多地災情險情處置現場,不舍晝夜、接續作戰已是常態。
在臺風“格美”來臨前,長江流域已經歷了數次洪水的考驗。7月8日,湖南華容團洲垸決口封堵當晚,大堤上一面飄揚著“長江委黨員防汛抗旱突擊隊”的紅色旗幟。前方由長江委30余名黨員干部組成的工作組、專家組、水文應急監測組在7月5日決口當晚便火速馳援抵達險情現場,制定堵口排水方案、指導巡堤搶險、開展險情災情復盤,堅守現場近半個月。后方連夜分析預測、制定方案,為應急搶險提供了有力技術支撐。“團洲垸內全部進水,只能通過洞庭湖堤的堤頂道路以及水上船只才能抵達決口處,盡管如此我們還是第一時間趕到搶險現場。”據長江委防御局工程處二級調研員、團洲垸工作組成員馮源介紹,“7月6日凌晨,水利、應急等部門專家結合現場交通條件,研究提出‘機械化雙向立堵+船舶水上拋投’戰法,按照‘搶筑裹頭、雙向立堵、水上拋投、突擊合龍、加高加固、防滲閉氣’的封堵方案封堵潰口。”
水利部珠江委工作組在三河鎮三河大橋指導流域防洪工程調度工作
珠江流域韓江發生第4號洪水之際,按照水利部要求,珠江委水文局組建的工作組深夜奔赴福建龍巖、廣東梅州、潮州等地指導暴雨洪水防御工作,凌晨5點半到達韓江三河壩地區,迅速投入指導流域防洪工程調度工作。在迎戰臺風“格美”期間,水文人員搶在臺風影響登陸前及時到達福建,協助當地做好中小河流監測站點的防臺防洪工作,安排運維人員全面巡查各站點的水位、流量、雨量監測設備,及時排查故障,確保設備運行正常,保證數據傳輸通暢。
一線的防汛戰場,見證著水利黨員干部追風逐雨的擔當。無論是暴雨如注,還是烈日酷暑,總能在駐扎現場看到他們早出晚歸的身影,或在查勘重點堤防險段,或在指導排險隱患,他們的身后是洪峰過境中依然祥和平靜的萬家燈火。
與洪水賽跑,堅守防汛承諾
8月1日,遼寧省昌圖縣境內的東遼河水位持續上漲,出現1510立方米每秒的洪峰,超出保證流量120立方米每秒,為有記錄以來最大洪水。昌圖縣所在的鐵嶺市將防汛應急響應提升至Ⅱ級,市縣主要領導靠前指揮,市縣鄉村組織力量全天上堤查險。在防御本次東遼河洪水過程中,鐵嶺市水利局副局長孫懷軍已經在昌圖縣防汛一線戰斗10余天,皮膚曬得黝黑。8月11日下午,他在三江口鎮大王村段堤防現場檢查易滲漏堤壩背面的反濾處理。“東遼河堤防多為砂基砂堤,極易發生散滲、初期管涌等險情,巡堤查險一點都不能放松。”雖然有些疲倦,但孫懷軍的眼神依然透著堅定。
在“七下八上”防汛關鍵期,松遼
大藤峽工程精細控泄攔洪
今年,大藤峽工程迎來全面轉入運行新階段的首個汛期,如何確保工程安全運行和效益充分發揮?大藤峽公司針對編號洪水接連發生、洪水持續時間長、影響范圍廣、調度目標復雜等特點,健全防汛應急預案體系,強化“四預”措施,加強值班值守,排查度汛安全隱患,精細調度水庫,累計攔洪14億立方米,充分發揮流域骨干樞紐防洪作用,筑牢防汛“安全堤壩”。
珠江設計公司做好流域防洪調度技術支撐,組織專業技術團隊值班輪班,夜以繼日緊盯工程調度運行狀況,充分發揮技術優勢,實時優化水庫群聯合調度方案,精打細算用好“每一方”庫容。珠科院會同有關委屬單位迭代升級水旱災害防御“四預”平臺,為調度決策提供智慧化支撐……
很多年輕人都是首次經歷如此的大汛,從最初的懵懂和恐慌,到歷練后的投入和堅守,工作的高標準和嚴要求不會給他們太長的適應時間,但防汛部門的帶班值守制度讓這個變化過程縮短了,防汛老同志傳遞給他們的不僅是業務的突進,更有一代代防汛人傳承至今的沉甸甸的責任意識。還有很多人將放假的小孩送到老家,把風雨兼程奉獻留在防汛一線,帶病上崗,默默付出,水利人在防汛中始終踐行著“萬眾一心、眾志成城,不怕困難、頑強拼搏,堅韌不拔、敢于勝利”的抗洪精神。
科學決策,打好每一場防汛攻堅戰
水利部防汛關鍵期連續滾動會商41場次,每日“一省一單”靶向提醒有關地區做好短時強降雨防范應對、山洪災害防御、水庫安全度汛等工作,先后派出56個工作組赴一線協助指導做好防御工作。
前方是風雨無阻地前行,后方是通宵達旦
與每一場洪水的較量,離不開“最強大腦”的“硬核”支持,水利部信息中心加快構建具有“四預”功能的數字孿生水利體系,用足“天空地水
水利部減災中心(防御中心)以科技賦能、數字賦能推動水旱災害防御科技支撐做得更快更細更準更實為目標,迅速組建重大水旱災害事件技術支撐工作專班,發揮水利專業技術優勢。通過動態推演洪水演進,快速準確分析預判出險區域洪水風險,結合現場實際提出建議方案并直達水利部及相關省區調度指揮現場,為防御措施跑贏洪水演進速度提供技術支撐。精準預測團洲垸、涓水、北洛河等堤防決口內外水位平衡時間,提出涓水新塘村自然退水的建議方案;依托國家山洪災害監測預報預警平臺,緊盯山洪災害易發區和強降雨重疊區,利用多源降雨融合、小流域山洪模擬、動態預警指標分析等技術,加密開展全國范圍山洪災害氣象風險預警和臨近預報預警。全面分析陜西省柞水縣高速橋梁垮塌、湖南資興市洪澇災害、四川康定市山洪泥石流災害等7場災害發生地所在小流域基本情況、雨水情和災害發生和發展過程,并根據降雨預報數據,采用山洪災害風險預警模型分析計算災害點未來3天洪水風險情況,為地方組織人員搜救等提供信息支持。
正是有這樣一群水利人,24小時密切關注祖國天空的氣候風云,時刻搜集分析幾萬條河流、幾十萬處監測站點雨水情信息,快速判斷,精準預報,提前預警,動態預演,科學給出預案,才能不負國家人民,扛牢防汛“天職”,始終以敢擔當、善作為的精神狀態,堅決打贏2024年防汛抗洪硬仗。(王菡娟 韓瑩 吳怡蓉)
編輯:秦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