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生態>資訊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累計向天津市調水100億立方米
人民政協網北京9月10日電(記者 王菡娟)記者從中國南水北調集團獲悉,截至9月10日1時,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累計向天津市調水超100億立方米,相當于為天津市調來400萬個標準游泳池的水量。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通水前,天津市主要依靠引灤入津工程體系保障城市供水。2004年天津市南水北調工程開始實施至2014年正式通水,10年間天津市全面建成以南水北調向中心城區供水工程、濱海新區供水工程為代表的引江供水工程體系,與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同步建成同步發揮效益,實現全市經濟核心區域引江、引灤雙水源保障,有效化解了城市供水“依賴性、單一性、脆弱性”的矛盾。
如今,天津市16個行政區中,15個行政區用上了南水北調水,1300多萬人受益。南水北調水的到來,極大地優化了天津市供水格局,有效緩解了水資源短缺局面,供水保證率顯著提高,為天津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為京津冀協同發展和雄安新區建設等國家重大戰略實施提供了安全可靠的水資源支撐和水安全保障。
10年間,南水北調中線工程供水范圍不斷擴大,2023年7月1日,通過子牙河北分流
目前,引江供水體系已覆蓋天津市16個行政區中的15個(除薊州),天津市逐步形成引江、引灤“一橫一縱”輸水干線為骨架,于橋、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通水以來,天津市把改善農村供水水質作為重要議程,
南水北調來水在完善天津市供水格局的同時,也促進了水資源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天津市秉持先節水后調水的原則,充分發揮水資源剛性約束作用,通過優化水資源配置,深化計劃用水管理,推廣先進節水技術,深化節水型社會建設等一系列舉措,推動水資源集約節約利用和節水型社會建設邁上新臺階。
截至2023年底,天津市建成節水型企業(單位)1963個,節水型居民小區1806個,全市16個區全部完成了節水型社會達標建設,全部市管機關及50%以上的市屬事業單位已建成節水型公共機構。
編輯:秦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