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協商>協商建言
煥發履職活力 擦亮協商品牌
——政協委員工作室建設的東莞實踐
一場場接地氣的協商會,一個個為東莞發展提出的真知灼見,一件件為民解憂的實事好事,均是東莞推進政協委員工作室建設生動實踐的有力見證。2021年以來,廣東省東莞市政協大力推動委員工作室建設三年行動計劃落實落地,堅持守正創新,久久為功,組織引導市政協委員煥發新活力、走好履職路,為推動東莞經濟社會發展不斷邁上新臺階貢獻更多智慧和力量。
向中心聚焦
2021年9月,東莞市第一個政協委員工作室在鳳崗鎮正式揭牌。目前,在該政協委員工作室并肩履職的委員有7位。“雖然大家本職工作都比較繁忙,但自從有了委員工作室,我們在此相聚的時間更多了,能夠經常性開展理論學習,進行思想碰撞,進一步激發了大家的履職熱情、提升了圍繞中心建言資政的精準度。”今年5月和10月的輪值委員張梓超說。
為組織政協委員更好地圍繞中心履職盡責,鳳崗鎮政協小組立足委員工作室實際,按照“一月一接民意、一季度一督導、一年一聽匯報”的閉環準則,積極打造“圓桌議事會”履職品牌。“圓桌議事會”結合每月群眾接訪日,組織委員圍繞推進“百千萬工程”、打造智能裝備特色產業園區、文旅融合發展、美麗僑村等重點工作進行深度協商,為黨委政府提供更多決策參考。比如,今年鳳崗鎮委員工作室深入調研全市基層推進“百千萬工程”工作情況,形成的《關于疏解基層實施“百千萬工程”難點堵點的建議》調研報告得到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肯定,指出的問題也得到鳳崗鎮委鎮政府高度重視,及時整改并取得成效。
除了建言資政,該鎮政協委員工作室還積極引導政協委員持續向中心工作聚焦。比如,為深入推進“百千萬工程”,張玉其常委發揮其在香港建筑界的影響力,共同打造惠民項目,推進“莞深智谷·客僑鳳崗”鄉村振興示范帶建設;陳德光委員發揮法律專業優勢,組建“百千萬工程”法律顧問團隊,為鳳崗鎮79個“百千萬工程”典型鎮規劃建設項目提供法律咨詢;張梓超和鄧穎聰委員共同開發“管家冊”APP,主動融入基層社會治理,護航“百千萬工程”……
像鳳崗鎮的政協委員工作室一樣,全市35個委員工作室通過有效的機制運作,正逐步打造成為黨委政府的“好幫手”、建言資政的“助推器”、凝聚共識的“連心橋”、服務群眾的“橋頭堡”。
向基層延伸
一個個委員工作室的組建和運行,把履職觸角和末梢不斷延伸至各界群眾中,進一步筑牢了政協委員聯系界別群眾的工作鏈,讓人民群眾感到政協很親、委員很近。市民黃女士就有這種感覺。去年春節,她在同沙生態公園游玩時說,“假期就近找一塊大草坪,支起帳篷,野餐露營,我覺得這是休息日最舒服的生活方式了。這個美好的愿望在同沙生態公園可以實現了。”
東城街道的政協委員工作室聚焦社會熱點,組織政協委員深入界別群眾,傾聽反映社情民意,開展調研座談,將群眾意見建議以社情民意形式上報,形成的《關于同沙生態公園開展帳篷區試點的建議》《關于牛山外經工業園規范停車管理的建議》等均得到了積極回應。特別是《關于同沙生態公園開展帳篷區試點的建議》落地實施,推動同沙生態公園開放4個綠地草坪帳篷區域,滿足市民游客親近自然的需求。
委員工作室是政協委員聯系服務界別群眾的重要抓手,也是推動政協協商向基層延伸的重要載體。2023年,市政協制定實施委員工作室運行提質增效工作方案,著力在建好管好用好工作室上下功夫,各委員工作室結合實際大力開展“微協商”“微建議”“微監督”“微服務”等活動,全面提升了履職效能和服務水平。
在塘廈,該鎮委員工作室組織熊華等具有律師資格、協商經驗豐富的委員,針對群眾反映突出的勞資糾紛等問題,組織企業、員工、人力資源中介、社區和有關政府部門等多方參與協商、調和,通過大家坐下來談、商量著辦,讓矛盾糾紛從“硬性調處”向“剛柔并濟”轉變,最終達成和解,目前已成功調解15宗矛盾糾紛。在長安,該鎮委員工作室發揮政協委員“橋梁”作用,為界別群眾講解政策、提供咨詢服務200多人次,不斷增進群眾對黨政決策的了解,最大限度凝聚智慧和力量。在石碣,該鎮委員工作室組織政協委員積極參與社會服務,向敬老院、殘疾人康復就業中心捐贈慰問金和慰問品,開展無償獻血、義診、普法宣傳等各類活動14場次,惠及廣大群眾。
向特色發展
邀請香港旅游業界30人考察團到橫瀝開展考察、促成聘任18名港籍藝術家為各村(社區)藝術顧問、召開2場與香港青年的座談會……橫瀝鎮“鄉情驛站”政協委員工作室以鄉情為紐帶,發揮聯通莞(橫瀝)港的作用,通過開展聯誼交流、招商推介、文化宣傳等活動,講好橫瀝故事、展示橫瀝形象、做大橫瀝朋友圈。
“今年是第三年,主要目標是‘樹品牌’。”8月9日,在市政協“莞事好商量”品牌建設暨委員助力“百千萬工程”工作推進會上,市政協主席鄭建民說。為推動委員工作室提效能、優服務、樹品牌,今年,市政協出臺了《市政協打造“莞事好商量”協商品牌工作指引》,要求各鎮街(園區)政協小組和有關界別以委員工作室為主陣地,深入社區和企事業單位,開展協商活動,做到“6個一”,即:“一次協商、一個議題、一次調研、一個方案、一份建議、一項成果”。
各鎮街(園區)政協小組按照要求,把握重點,突出特色,做了許多有益的探索,取得了可圈可點的成效。
一批特色凸顯、成效明顯的委員工作室陸續走進人們視野、走進群眾身邊。寮步鎮發揮省教育強鎮這一優勢,依托委員工作室,創新開展“香師講壇”品牌活動,組織教育界別政協委員、基礎教育高層次人才等領域專家學者,聚焦教師職業發展、師風師德、素養提升及教育領域難點痛點,開展研討講座、沙龍論壇、公開課等系列活動。
有事好商量、眾人的事情由眾人商量。開展“莞事好商量”履職活動,是貫徹新時代黨的群眾路線、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的生動實踐。“要結合實際,積極探索創新,加強實踐研究,形成‘一鎮一品’,共同打造東莞政協‘莞事好商量’特色品牌,更好服務基層社會治理。”鄭建民要求。
一年“全覆蓋”,兩年“提質效”,三年“樹品牌”。政協委員工作室建設的東莞實踐沒有完成時,一直在路上。(記者 揭春雁 通訊員 鐘孟倩)
編輯:周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