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會>畫里有話
北京圓明園推出三臺音樂會邀請市民月下賞樂
人民政協網9月18日電(記者 賈寧)9月15日至9月17日,圓明園正覺寺內舉辦了三場融歌曲、舞蹈、演奏為一體的專場音樂會,與游客共賞天上月,共聽人間樂。
月光所至,家國同輝。燈火萬千的團圓時刻,正是祖國母親75周年慶典樂章的前奏。為表達對偉大祖國的真摯祝福,9月15日,圓明園音樂會主題定為“家國同慶”。這一主題深刻體現了個人與國家之間的緊密聯系。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每一個家庭的團圓和幸福,都是國家繁榮昌盛的縮影。這場音樂會不僅是對家庭團圓的慶祝,更是對祖國75年來輝煌成就的贊頌。
音樂會通過精選的音樂作品,展現祖國的壯麗山河、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弦樂演奏在起承轉合間訴說著希望與喜悅;女聲獨唱《如愿》將“山河無恙,煙火尋常”的祝福娓娓道來;極具中國特色的傳統民樂則以悠揚的曲調致敬紅色經典;合唱歌曲《燈火里的中國》《我和我的祖國》大氣酣暢,絢爛的中國夢蕩漾著心中的歌,把對祖國的深情依戀傳遞。讓我們在圓明園,共同感受家國同慶的喜悅,為偉大祖國的75周年華誕獻上最誠摯的祝福。
好筆可生花,好歌以和詩。中國古詩詞歷來有“入樂歌唱”的傳統。古人一詩唱罷,便是流傳經典。9月16日,圓明園音樂會主題定為“詩樂相逢”——將古詩詞與現代音樂完美融合,旨在通過音樂的力量,讓經典詩詞煥發新生。開場曲目《在水一方》改編自《詩經》,其婉轉的旋律引領觀眾進入一個充滿詩意的夢幻世界。此外,多首鋼琴曲被精彩演繹。鋼琴家們在黑白琴鍵上揮灑自如,或激昂或舒緩,巧妙地將古典韻味與現代風格、東方神韻與西方旋律交織在一起,為觀眾呈現一場視聽盛宴,讓人們在古詩詞的韻味中感受到音樂的魅力。
中秋月圓夜,仙樂勝花香。9月17日,圓明園音樂會主題定為“花好月圓”。采用四重奏和小型交響樂隊編制,遴選《花好月圓》《春江花月夜》等中國曲目來展現秋天和音樂相逢的快樂,通過音樂的力量展現秋日的豐收與喜悅,同時也為圓明園金秋游覽活動拉開序幕。
音樂會的高潮部分,將由大合唱《難忘今宵》完美呈現。這首激情澎湃的歌曲不僅是對圓明園中秋專場音樂會的圓滿總結,更是對中秋月圓之夜的美好記憶。讓我們在仙樂與花香的陪伴下,共同慶祝這個充滿詩意與溫馨的中秋之夜。
音樂承載文化,旋律傳遞情感。樂動金秋·圓明園中秋專場音樂會不僅是一場視覺與聽覺的盛宴,更是一場文化與情感的共鳴。
編輯:廖昕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