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生態>資訊
兩部門聯合推出14條特色生態旅游線路
近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文化和旅游部聯合推出河北壩上森林草原、江蘇濱海濕地、四川大熊貓尋蹤、西藏國道318、新疆阿勒泰千里畫廊等14條特色生態旅游線路。
2018年起,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先后推出兩批共20條全國特色森林旅游線路、45個全國森林旅游新興品牌。此次與文化和旅游部共同推介,將推動生態旅游產品供給和市場需求的有效對接,促進林草和旅游進一步融合發展,為大眾旅游出行增加更多選擇,不斷豐富和提升生態旅游體驗。
這批線路覆蓋了14個省區,涉及世界遺產、各類自然保護地以及國有林場等生態旅游地130余處,涵蓋了自然風光、少數民族風情、紅色文化和各類歷史遺跡等,串聯起我國自然景觀中最精華、最具特色的部分,集中展示了具有國家代表性的森林、草原、濕地、荒漠等生態景觀,展現了美麗中國的多姿多彩,是人們走進自然、感受自然的紐帶。
以西藏國道318為例,線路以芒康千年古鹽田旅游景區為起點,向西串聯了然烏湖國家級森林公園、嘎朗國家濕地公園、易貢國家地質公園、魯朗林海旅游景區、國家5A級旅游景區雅魯藏布江大峽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色季拉國家森林公園和巴松湖國家森林公園,至珠穆朗瑪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翻越了10余座海拔超過4000米的大山,跨過了怒江、瀾滄江兩條大江,涉及7處自然保護地。
線路擁有世界知名的高山、湖泊、草原和季相植物景觀,森林和草原生態系統垂直海拔分布明顯,是藏牦牛、藏羚羊、藏野驢、黑頸鶴等重要野生動物的棲息地,也是遠觀冰川活動的絕佳之地,充分展示了青藏高原典型自然景觀、生態系統和地質遺跡。沿線多樣的民居式樣、服飾衣著、民族風情豐富多樣,也是西藏民族文化的重要展示窗口。
再比如,浙江“兩山”共富生態旅游線路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誕生地,是鄉村振興的典型示范地,是全國避暑休閑、精品民宿的聚集地,是森林康養的適宜體驗地,也是全國森林古道的主要分布區域之一。這里群山翡翠,竹海綿綿,好山好水好空氣,一座座農家住宅錯落有致,熙熙攘攘的游客穿行其間,感受著生態旅游的別樣趣味,切實展示了共同富裕示范區建設的實踐、實效,也是浙江生態文明建設的縮影。
近年來,我國以各類自然保護地為依托的生態旅游迅猛發展,2023年全國生態旅游的游客量達到25.31億人次,包括生態體驗、生態養生、戶外運動等在內的新業態新產品不斷涌現、長足發展,生態旅游越來越成為新時代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記者 王碩)
編輯:秦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