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資訊
聚焦發展新質生產力 打造智慧監管新模式
北京開展建設工程安全質量及智慧管理標桿工地觀摩活動人民政協網10月23日電(記者 高志民)在“近零能耗建筑”幕墻優化設計方面,采用智能電動遮陽百葉,實現綜合節能20%以上;建筑內部采用的鋁合金模板體系技術,可使拆模后混凝土表面達到飾面級清水混凝土效果,鋁模板還能反復周轉使用200次以上;使用太陽能路燈,每天可節約40度電;智慧噴霧降塵系統,可實時監測自動控制噴灑面積和時長……10月22日,在北京市建設工程安全質量及智慧管理標桿工地觀摩學習活動現場,“北京市智能建造試點工程”之一、清華大學通州金融發展與人才培養基地的項目受到了觀眾們的青睞。
為深入推進北京市房屋市政工程安全質量和智慧管理領跑者制度建設,推動發展具有建筑行業特點的“新質生產力”,提升建筑企業安全質量管理及施工現場管理科技化、信息化、智能化、精細化管理水平,活動現場設置了人文建造、黨建引領、安全管理、高效建造、綠色建造、精益建造六大展區,與會人員通過VR體驗、觀看視頻、參觀樣板模型等方式,詳細了解以“156項目管理數智建造平臺”為管理手段的智慧工地項目、智能巡檢機器人、BIM+VR安全
清華大學通州金融發展與人才培養基地項目采用了三維掃描儀+BIM技術,通過模擬推演,可將安裝精度控制在毫米級;將碎石等廢料作為回填材料,助力實現建筑垃圾再利用等。大家紛紛表示,將認真學習此次觀摩活動中所展示出的優秀做法,并通過引入智慧化管理方法切實解決傳統管理中的痛點難點問題,進一步提升施工現場管理水平。
“要統籌發展與安全,筑牢行業安全底線;提高工程質量水平,扎實推進質量強國建設;提升智慧工地建設質量,發展行業新質生產力。”北京市住房城鄉建設委要求,各施工企業切實加強建設工程安全質量治理能力,推進智慧化建設。發揮智慧管理標桿工地示范引領作用,加快推進全市施工現場智慧化管理技術普及工作,推動更多的企業和項目充分應用人工智能、圖像識別、大數據等信息技術手段,瞄準日常管理中的痛點,加大應用場景和功能開發,實現更加精準的智能監管,切實提高施工現場安全質量管理水平,推動全市建筑業轉型升級,加快實現建設工程領域高質量發展。
編輯:馬嘉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