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要聞 要論 協商 統戰 黨派 委員講堂 理論 人事 社會 法治 視頻 文化

首頁>文化中國行

文化中國行丨千年遺韻今猶在文脈相承展新篇

——探訪保定大激店古村落

2024年11月01日 08:19 | 作者:本報記者 劉彤 | 來源:人民政協網 分享到: 

金秋時節,天朗氣清。走進位于河北省保定市競秀區的大激店古鎮,仿佛進入了“世外桃源”:這里遠離市區的喧鬧,靜謐的街巷、斑駁的墻壁、古樸的戲樓、厚重的碑刻……如同時光印記,默默訴說著千百年來的滄桑歷程。

大激店古村落始建于何時?競秀區政協委員、大激店鎮黨委副書記姚福鵬說:“大激店歷史悠久。早在唐朝時,大激店便設有驛站,明清時期為九省通衢巨鎮,擔負著水路和陸路運輸的重任。昔日賈市店堂、寺廟行宮,星羅棋布于村內,古柏經世紀,國槐逾千年,是繁華之地。”

大激店名字自唐朝時期得名,在《清苑縣地名資料匯編》一書中記載:“唐朝年間,此地又一路經過,車馬行旅甚多,激河在此流過,有人遷此定居,開店為生,故取名大激店。”從地理位置上看,大激店三面環水,南有白草溝河,經年水流不斷;北有兩條季節性河流,逢雨季來水自村西匯入白草溝,水流相激,蔚為壯觀。“大激店”這個名字既體現了它的地理優勢,也彰顯了豐厚的歷史底蘊。

位于村中的一處小廣場上矗立著一座坐南朝北的大戲樓。高高的戲臺用巨型石材砌成,整個戲樓前明后暗,前低后高,前窄后寬,呈“品”字型結構,顯現出典型的清代建筑風格。姚福鵬介紹:“這座古戲樓始建于清光緒十六年(1890年),距今已有130多年的歷史,是保定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在經常有河北梆子、保定老調等地域特色劇種在這里演出,受到村民的歡迎。”

隨著近年來各地對文物古跡保護力度的加大,2017年,大激店村也得到復建的機會。村里邀請相關專家開展研討論證,聘請專業團隊進行文化創意設計,最終,清理、修復散落于村內的9通歷史碑刻,重建、修繕古碑樓和百步三橋等文物景觀,再現了以古戲樓、觀音堂、真武臺、西慈航寺為核心的28處古村落文化遺跡,讓這座昔日繁華重鎮重煥往日風采。

近年來,競秀區政協多次組織政協委員圍繞“美麗鄉村”建設、古村落保護等主題開展視察調研,委員們結合自身專業優勢,從民居改造、道路硬化、垃圾污水治理、鄉村文化建設等角度提出建議、撰寫提案,很多建議被區有關部門采納,助力大激店古鎮的建設。

不久前,也就是9月6日,“中國保定鄉村音樂大會盛典”在位于大激店古鎮的音樂廣場舉行,來自國內外的眾多優秀青年音樂人相聚于此,用青春與朝氣打造了一場視聽盛宴。

原來,2016年9月,大激店首次嘗試舉辦了“大激店世界音樂節”,吸引了中外數十支樂隊參加,十余萬樂迷和文化藝術界人士觀看,在國內音樂圈轟動一時。隨后又連續舉辦六屆。借助音樂文化的熏陶,如今,大激店村正在打造“音樂文化特色小鎮”,讓多元音樂文化賦能古鎮發展。

為了進一步保護古鎮風貌,村兩委還精心編制了《大激店村古村落保護規劃》。在鄉村規劃上,大激店村依托“古、水、文化”特色,把發展方向牢牢鎖定在文化創意產業上,陸續打造了匠人谷文創小鎮、“九畝竹院藝術家”文創園、“晴耕雨讀”系列民宿,竹林掩映下,各式文創小院風光如詩如畫,許多著名藝術家慕名前來開設個人工作室。2024年1月,大激店村被省文化和旅游廳評定為國家4A級旅游景區,文旅產業迎來多業態蓬勃發展。

姚福鵬說:“我們定期會舉辦畫展、非遺展演等活動,美術館地下一層的手工坊,周末或節假日便成了中小學生的天堂。木工坊、藍染工坊、陶藝、插花、鉛字印刷等各類文創體驗課程讓孩子們沉浸其中。我們還恢復了廟會的習俗。到了農歷九月十九,大激店村傳統廟會如期開市,滿族何記糖葫蘆、朱砂畫、扎染、韓氏核雕等特色非遺產品受到很多游客和小朋友的喜愛。不少外國友人還來這里學習剪紙、戲曲等中國傳統文化,實現了中外文化的交流交融。”

千年古鎮底蘊猶存。沿河道漫步,這里的一磚一瓦、一草一木,都充滿了故事和生命力。這里的村民安居樂業,他們正在用自己的努力守護著祖先留下的寶貴遺產,創造著更加美好的未來。 


編輯:董雨吉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欧洲非洲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不卡 | 亚洲资源一区二区 | 五月婷婷中文字幕 | 亚洲偷自拍手机在线 | 午夜福利视频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