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生態>資訊
水土保持項目碳匯交易量最大單在陜西延安交易
“小切口”帶動生態價值“大提升”日前,陜西省延安市寶塔區薛張小流域水土保持項目碳匯交易簽約儀式在延安舉行。此次交易轉讓水土保持碳匯量15.1萬噸,金額543.6萬元,平均每噸36元。
“這是陜西省首單水土保持項目碳匯交易,也是目前全國水土保持項目碳匯交易量最大、金額和單價最高、‘買碳’企業最多的一單!”提起這筆交易,延安市水務局副局長張永峰難掩興奮。
如何讓綠水青山真正變成金山銀山,讓生態產品的價值實現轉換?陜西省持續推進黃土高原地區水土保持工作,積極探索利用水土保持項目碳匯“小切口”,實現生態產品轉換的突破與價值躍升。
找準切口 精準發力
“我們先后實施了國家水土保持重點建設工程、坡耕地水土流失綜合治理、淤地壩攔沙工程建設等多項國家重點水土保持項目,累計治理水土流失面積8萬平方公里。”陜西省水利廳水土保持處副處長李長保表示,通過修梯田、種林草、打淤地壩等水土保持措施可以改善土壤質地、增加植被,把更多碳以有機物的形式固定在植物和土壤中,實現“固碳、減排、增匯”,契合了國家“雙碳”目標思路。
2021年10月,國務院印發的《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提出實施“碳達峰十大行動”,將水土流失綜合治理納入碳匯能力鞏固提升行動。
“加強水土保持碳匯研究,探索開展水土保持碳匯交易恰逢其時。”陜西省水利廳副廳長宇濤說,陜西省從2023年開始深化水土保持碳匯能力研究,委托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西安理工大學等積極開展水土保持碳匯方法學研究。今年,將水土保持碳匯交易作為一項重要工作積極推進。
延安市地處黃土高原腹地,是黃河上中游地區水土流失最嚴重的區域之一,也是全國水土保持高質量發展先行示范區。
薛張小流域位于延安城東北,是省級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園,總面積26平方公里,其中水土流失面積12.26平方公里。2005年以來,通過連續開展水土流失綜合治理,水土流失的綜合治理程度達到75%,植被覆蓋率達到65%以上,水土保持措施保碳、減排和增匯能力得到全面提升。鑒于薛張小流域在水土流失治理方面的典型代表性和示范性,陜西省將其作為水土保持項目碳匯開發、核算、交易的探索對象。
科學謀劃 精準核算
算好算準碳匯量是開展水土保持碳匯交易的基礎。為此,延安市委托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對薛張小流域水土保持碳匯量進行核算。
這是一項系統工程。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水土保持科學與工程學院副院長王健表示:根據項目區2005年未開展水土保持措施時的土地利用狀況和相關資料,將當時的流域情景設為基線情景。2024年,對全流域進行無人機遙感測繪,將流域航測影像解譯成為多個斑塊,在每個斑塊中設置1塊監測樣地,分別測定樣地中植被和土壤的碳儲量。將2024年碳儲量與2005年基線情景碳儲量進行對比,分析出流域內各個治理措施地塊碳儲量變化,得出項目情景下的增匯量。
王健說:“薛張小流域水土保持項目碳匯核算,創新提出了水土保持林草措施保土固碳量、坡面工程保土固碳量、溝道工程保土固碳量和水土保持措施的減蝕減排量的碳匯功能。”
陜西省水利廳邀請有關專家對核算結果進行了咨詢審核,陜西省水土保持生態環境監測中心、黃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態環境監測中心出具了核證報告,最終核算出水保措施碳匯增量43619噸(159937噸二氧化碳當量),碳減排量2641噸(9683噸二氧化碳當量),碳總量46260噸(169620噸二氧化碳當量)。
梳理流程 規范交易
碳匯量確定了,如何開展交易又是一個全新的課題。探索交易模式、為今后常態化交易鋪路是試點的意義所在。
陜西省水利廳組建了由省、市、縣(區)三級水土保持機構和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共同參與的“政產研學用”工作團隊。其中,陜西省水利廳全程指導,黃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態環境監測中心、陜西省水土保持生態環境監測中心核證認定,陜西省公共資源交易中心提供交易平臺,延安市政府積極配合,相關企業踴躍參加,形成了省市縣(區)聯動、相關部門協作推進的工作機制,保證了交易順利開展。
探索“平臺開發備案、部門協調促成、企業自愿購買、收益回饋治理”的水土保持項目碳匯交易模式。延安市寶塔區水務環保有限公司為出讓方,選定延安水務環保集團有限公司、延安能源化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陜西楊凌綠誠生態技術咨詢有限公司為受讓方,交易碳匯量15.1萬噸,交易金額543.6萬元。作為參與此次碳匯交易的唯一民營企業,陜西楊凌綠誠生態技術咨詢有限公司總經理曹少波表示:“我們看好這個機遇,也非常看好水保持碳匯的前景。”
交易完成后,資金的管理使用是各方十分關心的問題。“用之于民、成果共享是我們在開展這項工作之初就達成的共識。”延安市寶塔區水務局局長王超說,延安市寶塔區政府、寶塔區水務局共同監督,明確項目收益全部用于薛張小流域水土保持功能鞏固提升、鄉村振興建設以及村民創收共富等,努力為當地生態環境改善和經濟發展注入新動能。
“我們正在征求流域內4個行政村村民的意見,大家提出可以將資金用于林分改造、鄉村綠化、產業支持等方面。”延安市寶塔區水務環保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賀瑞照說,下一步會將這些意見進行匯總整理、形成方案,由區政府審批同意后再撥付使用這筆水土保持碳匯交易資金。
日前,水利部、國家發展改革委、中國人民銀行聯合印發了《關于建立健全生態清潔小流域水土保持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的意見》,提出建立健全水土保持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推動水土保持高質量發展。
“下一步,我們將持續探索水土保持碳匯開發與交易的途徑和機制,加強淤地壩、坡耕地治理等碳匯基礎研究和關鍵技術攻關,探索生態價值轉換實現途徑,推動生態‘顏值’變‘產值’,真正把‘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落到實處,為助力國家‘雙碳’目標實現提供更多的‘陜西經驗’。”宇濤說。(記者 王菡娟)
編輯:秦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