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原創
小崗村人民法庭:這樣的“法律饃饃”管飽
人民政協網滁州11月1日電 (記者 李敏杰)“民間借貸是一種常見的市場交易行為,要把風險管控放在第一位,選擇好交易對象,對方的誠信狀態、財產狀況要嚴格審查,同時做好有關證據的保存,債權憑證要清晰完整準確。如果提供擔保的話要寫明什么樣的擔保方式,一般保證人承擔責任是靠后的,如果寫成連帶責任擔保,那就和主債務人一樣,保證人與主債務人對主合同債務均負有全部清償的責任。網友們要提高風險意識,規范借貸行為。”
10月31日,2024年“全國網絡普法行·安徽站”活動采訪團走進位于安徽省滁州市鳳陽縣板橋鎮的小崗村人民法庭,小崗村人民法庭庭長王仕利剛剛通過網絡調解完一件涉民間借貸糾紛案。當記者問到,民間借貸需要注意事項時,王仕利自動開啟了普法模式。
小崗村人民法庭在執法的同時隨時不忘普法。近年來,為努力解決普法宣傳供給質量不高、方式粗放等問題,法庭圍繞案件、圍繞庭審、圍繞當事人大力開展分眾化法律宣傳,普法從“大水漫灌”到“精準滴灌”。王仕利表示,“我們法庭充分用好送上門的當事人流量,提高審判附加值。設置‘庭審教育’環節,針對查明的當事人違法、違反誠信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行為,當庭批評教育、善意提醒,90%以上的案件法官都會對相關當事人進行法庭教育。”
針對農村群眾知識匱乏、法律意識淡薄和案件不同特點,小崗村人民法庭在辦案的全過程,向當事人及親屬提供與案件密切相關的法條、司法解釋、案例等,并向當事人持續推送正向信息流,在當事人周圍形成正向信息圈,消除當事人信息盲區、認識誤區、錯誤預期,促其合理決策,促成糾紛化解。“這種普法方式被村民們親切地稱為派發‘法律饃饃’。”王仕利笑著說,“這樣的‘法律饃饃’管飽。”
據記者了解,通過“庭審教育”和派發“法律饃饃”的方式,當事人表態認錯率達到100%。
不僅如此,小崗村人民法庭還樹立“如我在訴”理念,做好司法職能延伸。大力加強訴調對接、訴訟調解、判后答疑、督促履行等工作,力爭糾紛盡早化解、實質化解、低成本化解。2023年調解率達63%,息訴服判率95%,申請執行率指標不斷降低,節約了當事人訴訟成本,減少了訴累。
“要么原告是我的學生,要么被告是我的學生,或者是我學生的家長,都很熟悉。”曾是一名退休教師的繆永賢今年60歲,2022年被小崗村人民法庭聘任為人民調解員。繆永賢告訴記者,她在小崗村已經生活工作了38年,對于村里的地情人情十分熟悉了解。她從2022年以來接手調解案件共390多件,其中調解成功的有130多件。
“我想著退休了也要發揮余熱,所以選擇成為一名人民調解員,化解村民們的矛盾糾紛,在這個過程中也能進行普法,讓大家學法知法守法。”繆永賢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為推動矛盾糾紛的源頭化解,小崗村人民法庭堅持完善社會矛盾糾紛多元預防調處化解綜合機制,精心搭建了“鄉鎮-街道-社區-園區”溝通聯絡機制,將轄區6個鄉鎮、86個社區(行政村)和相關園區企業全部納入多元解紛工作網絡和矛盾預警系統。自2018年建成啟用以來,小崗村人民法庭共受理各類案件3389件,審結3272件,結案率97%,審判質效優秀。功夫不負有心人,2020年該法庭被最高人民法院授予“全國人民法庭工作先進集體”稱號。
編輯:魯雅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