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大家談 主席論壇 委員說話 同心論壇 議事廳 政協網評 微言大義

首頁>要論>頭條

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推動塑造中國式現代化文化形態

2024年11月08日 10:35  |  來源:人民政協網-人民政協報 分享到: 

面對當今世界激烈的文化競爭和意識形態碰撞,應以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立足點,從多維層次把握中國式現代化文化形態的塑造,助力中國式現代化建設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文明的智慧結晶與精華所在,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文化賦予中國式現代化以民族底色,新時代要持續深化對中國式現代化文化形態的認識,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在新的起點上繼續推動文化繁榮、建設文化強國。

堅持古為今用,借鑒中國優秀傳統政治文化,把人民政協制度堅持好,把人民政協事業發展好。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蘊含著豐富的治國理政經驗,對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具有重要啟示和借鑒意義。“政在養民”“敬德保民”等民本思想滋養了人民至上的理念,“革故鼎新”等歷史經驗助推了全面深化改革工作,“萬物并育”“天人合一”的觀念筑牢了生態文明建設思想根基,“天下為公”“協和萬邦”等理念推動了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構建。

五千年弦歌不輟,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如浩蕩江河、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既是把人民政協制度堅持好、把人民政協事業發展好的根脈,也是推進社會主義協商民主的重要精神資源。首先,要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淬煉心系“國之大者”、為國履職的擔當。政協委員作為各黨派團體和各族各界代表性人士,參與國是、履行職責,既要從文化傳承中汲取精忠報國、經邦濟世、修己安人的家國情懷,又要堅定“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價值取向和使命擔當。其次,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厚植聚焦“民之盼者”、為民盡責的情懷。“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是人民政協事業發展的應有之義和活力源泉。自古以來,以民為本、安民富民就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內核。“民為邦本,本固邦寧”等,集中體現了中國傳統的民本思想。政協委員要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厚植民本情懷,化之于心、踐之于行。最后,要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增強“商以求同,協以成事”的能力。人民政協作為社會主義協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專門協商機構,在協商中促進廣泛團結、推進多黨合作、實踐人民民主,是人民政協區別于其他政治組織的鮮明風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指出“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體現了以和為貴、求同存異、兼容并蓄的和合之道,對新時代把人民政協制度堅持好、把人民政協事業發展好意義重大。

著力推動文化強國建設,在文明交流互鑒中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文化如水,潤物無聲。文化興盛是國家興盛、民族興盛的重要標志。推動文化強國建設,關系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實現。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提出,正是基于深厚的中國文化底蘊,源于中國式現代化的道路實踐,吸收借鑒了人類社會優秀文明成果。

新時代推動文化強國建設,一要堅守中華文化立場,提煉展示中華文明的精神標識和文化精髓,加快構建中國話語和中國敘事體系,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展現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二要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全面提升國際傳播效能,形成同我國綜合國力和國際地位相匹配的國際話語權;三要堅定走相互尊重、和衷共濟、和合共生的人類文明發展正確道路,大力弘揚平等、互鑒、對話、包容的文明觀,讓中國故事更為生動、中國形象更加鮮活、中華文化更加深入人心。作為新時代的政協委員,還要切實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在凝聚共識和建言資政上雙向發力,在文化強國建設上添磚加瓦、增光添彩。一方面,要廣泛深入了解社情民意,及時反映各界群眾對文化建設的新期待、新需求,凝聚人心、匯聚力量,為文化繁榮發展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另一方面,要圍繞全國文化建設的重大項目、最新趨勢以及文化政策規劃落實情況履職建言。堅持問題導向,深入調查研究,積極協商議政,提出更有針對性、前瞻性、務實管用的對策建議。

堅持包容并蓄,在“第二個結合”基礎上塑造中國式現代化文化形態,助力中國式現代化建設。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對歷史最好的繼承就是創造新的歷史。”面對當今世界激烈的文化競爭和意識形態碰撞,應以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立足點,從多維層次把握中國式現代化文化形態的塑造,助力中國式現代化建設。

首先,塑造中國式現代化文化形態要堅持自信自強走自己的路。一要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為文化形態的形成掌舵領航、凝心聚力;二要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推動文化強國建設行穩致遠;三要堅持人民立場,不斷滿足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四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從理論自覺、文化自覺等層面實現獨立自主。其次,塑造中國式現代化文化形態要發揮“第二個結合”的重大作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凝結著中華文明數千年的理想信念、美德及智慧,賦予中國式現代化豐厚的文化滋養和鮮明的民族標識。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行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探索面向未來的理論和制度創新,是塑造中國式現代化文化形態的必由路徑。最后,塑造中國式現代化文化形態要開放包容。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以傳承中華文明為基礎創造出來的社會主義文化樣態。交流互鑒是中華文明保持活力的重要原因,新時代文化現代化建設必須要超越文明隔閡,在不斷溝通和借鑒中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豐富中國式現代化的文化形態。

(作者潘碧靈系全國政協委員,湖南省政協副主席、民進湖南省委會主委) 

編輯:李敏杰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中文字老妇女偷乱视频在线 | 日本高潮A级按摩中文片 | 天天综合网久久久 | 在线看国产精品黄v | 亚洲高清专区日韩精品 | 中文字幕在线码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