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政協動態 協商建言 委員聲音 主席訪談 正商量 提案摘編 議政瞬間

首頁>協商議政>協商建言

全國政協委員柳鋒波:挖掘黃河國家文化公園文化內涵

2024年11月12日 11:18  |  來源:人民政協網 分享到: 

案由:黃河文化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黃河文化資源眾多,內涵豐富,涉及的空間范圍較大,具體反映在流域九省區,呈現出不盡相同的內涵與特色,這使得黃河國家文化公園的建設面臨復雜的理論和實踐問題。一是對“黃河國家文化公園”的內涵和邊界范圍缺乏統一認定,二是黃河文化資源深入挖掘及開發利用不足,三是同類型資源未能有效整合。

建議:一、系統梳理黃河流域歷史文化資源。一是從狹義視角挖掘黃河特色文化。狹義的黃河文化是指沿黃人民在利用和改造黃河過程中形成的具有黃河環境特色的基本理念、價值觀、制度、風俗習慣和生活方式等文化現象,主要包括黃河治理文化、交通和商業文化、移民文化、藝術文化、災難文化,以及飲食文化。二是展示新中國成立以來的黃河治理成果。如,黃泛區農墾人以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精神,鑄造了黃泛區的輝煌,也留下了眾多歷史文化遺址和文物資源;蘭考治沙體現的焦裕祿精神;黃河灘區治理過程中的移民文化和脫貧攻堅精神;黃河歲歲安瀾的堤岸休閑文化;黃河流域水利工程建設文化。

二、 總結提煉若干核心的黃河文化符號。沿黃各省區都有獨特的歷史文化資源,要依托這些文化,確立一批黃河歷史文化符號,建成若干標志性文化景觀,提升黃河文化影響力。一是對黃河流域重要文化遺址進行開發建設。國家文物局《大遺址保護利用“十四五”專項規劃》公布了“十四五”時期145處大遺址名單。應根據不同的保護需要,將沿黃遺址建成遺址公園、遺址博物館、遺址展示區等,使更多人群走近遺址,了解早期黃河文明,在保護中傳承黃河文化。二是在洛陽打造國家級的黃河歷史文化主地標。黃河文化主地標是黃河文化的重要代表性符號。洛陽是十三朝古都和早期中國的都城,儒學、道學、佛學等均起源于河洛地區,在我國5000年文明史中,大約近三分之一的時期,洛陽是國家政治、經濟、文化、交通中心。偃師二里頭遺址的考古發現與研究,不但確定了夏代后期的都城遺址,而且使河洛地區在中國古代文明起源、形成與早期發展中的歷史地位更為突出。因此,建議在洛陽打造一個能夠充分體現“民族根”“中華源”“黃河魂”等基本元素的國家級黃河歷史文化主地標。 


編輯:董雨吉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日本中文一区二区三区亚洲 | 亚洲欧美日韩在线播放 | 日本中文字幕乱码在线精品 | 特级婬片国产在线观看 | 偷怕自怕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中文字幕日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