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資訊
2024年第三屆中國核能高質量發展大會舉辦
國防工業科學技術委員會副主任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安全新戰略的指引下,我國能源結構技術優化、綠色低碳轉型取得積極進展,走出了一條符合國情、適應全球發展大勢、適應時代要求的能源轉型之路。國家能源局監管總監黃學農現場介紹,核能作為新型能源體系中的關鍵力量,承載著推動能源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使命。2023年我國清潔能源發電量約3.1萬億千瓦時,其中核電4300億千瓦時,占比超過13%。核電已成為破解科學降碳和用能成本難題的重要選項,也成為多元化清潔能源供給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中國能源研究會理事長史玉波表示:“截至目前,我國已投運核電機組5808萬千瓦,核準在建5505萬千瓦,在運在建裝機規模躍居世界首位。在全球能源轉型的關鍵時期,我們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必須要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聚焦打造核能新質生產力,推動核能行業高質量發展”。
“核能是低碳清潔的高科技戰略產業,發展核能已成為各國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共同選擇”,中國廣核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總經理高立剛表示,中廣核始終積極服務國家戰略,發揮產業鏈在科技創新、設計建造、燃料保障等方面的牽引作用,與合作伙伴一道,共建先進產業生態圈,以高水平自立自強先進核能技術助推行業高質量發展。
活動開幕儀式上,中國能源研究會牽頭,聯合院士、學者、專家,以及行業龍頭企業代表等共同發起了《核能行業發展新質生產力倡議》,凝聚行業發展共識。倡議提出堅決打造世界領先的先進核能生產力,依靠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堅決貫徹“最高核安全標準”要求,保障行業健康安全;堅決推進以先進核能技術賦能社會低碳轉型;堅決推進核能行業高水平國際合作;堅決貫徹落實“
11日下午舉辦了“高質量創新發展 打造核能新質生產力”主旨論壇,葉奇蓁、羅琦、詹文龍3位院士現場出席。參會專家分別圍繞核能新質生產力發展路徑、核電后續發展、核能與核醫學、核聚變、核能發展戰略、核能數字化等議題發布前沿研究進展,開展圓桌論壇,通過學術交流進一步探討核能科技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之路。主旨論壇期間還舉行了“生態核電示范基地”授牌活動,表彰在生態核電建設方面表現突出的單位,并啟動了“中國核能神州行”活動。
11月12日至13日,大會還設置了核電先進裝備和產業鏈、核電廠先進建造、核電智慧運維、先進核材料、核電數字化、核技術應用產業創新發展、核電廠在役檢查、核電廠
此外,大會同期舉辦的深圳國際核能產業創新博覽會也正在如火如荼地開展,來自600多家核電產業鏈企業設置展臺,展品超過1萬件,向公眾全面展示了“華龍一號”“國和一號”“高溫氣冷堆”等領先堆型技術,以及核能產業鏈的先進裝備技術等前沿科技成果。
編輯:馬嘉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