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生態>資訊
安徽:繪就氣象旅游新藍圖
又到一年紅葉時。被譽為國內四大最美紅葉觀賞地之一的安徽黟縣塔川村,也吸引著全國的游客們前來打卡。為了讓游客不虛此行,早在2017年,黟縣氣象局就開始開展《塔川紅葉觀賞期預報》,并及時向社會發布。
“塔川以烏桕樹為主,通過對烏桕樹生長習性及歷史觀測資料統籌分析,我們利用黃山市智慧氣象綜合服務平臺,建立了綜合預報模型,形成一套觀賞期預報方法?!摈鹂h氣象局局長章威說。
黟縣的紅葉觀賞區預報只是近年來安徽“氣象+文旅”助力全域旅游高質量發展的一個縮影。
特殊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造就了安徽省豐富多彩的氣象旅游資源。但同時,安徽也是氣象災害多發省份,尤其在氣候變化背景下,極端天氣頻發,對旅游安全構成影響。
近年來,安徽省氣象部門始終堅持趨利、避害并舉,加強和地方政府、文旅部門溝通交流,系統推進旅游氣象服務,將旅游氣象監測預警基礎設施納入景區配套工程,提升氣象和旅游融合發展水平,服務建設高品質旅游強省。
如今,在安徽,不僅有紅葉觀賞預報,氣象部門還聯合地方開展氣象旅游資源調查,積極參與長三角氣候康養資源精細化評估區劃與應用項目研究,已梳理出天氣、氣候、氣象科普等氣象旅游資源1000余處,形成全省氣象景觀資源數據庫,繪制云海、日出日落、星空等氣象旅游資源圖譜。
在池州市東至縣,氣象部門聯合地方打造全省首個天文氣象研學基地——東至“星空之城”,集氣象天文科技文化宣傳、研學交流和旅游觀賞于一體,推動氣候生態產品的價值實現;在淮南,省市氣象部門聯合開發二十四節氣文化旅游產品,助力淮南申創“二十四節氣之城”,打響二十四節氣文化旅游品牌。
與此同時,安徽省氣象局圍繞氣象旅游資源保護、旅游防災減災等內容,依托長三角旅游氣象服務分中心建設,聯合高校、中國旅游研究院等技術力量,致力于旅游氣象服務技術研發,強化技術成果向業務服務轉化,提高氣象旅游資源科學利用和旅游氣象服務能力。
研發精細化數字氣象服務產品,將旅游氣象服務插件嵌入“皖事通”“游安徽”平臺,實現氣象服務精準送達游客用戶;研發旅游活動氣象指數預報技術,輸出藍天指數、賞花指數、觀星指數、煙雨指數、露營指數、航拍指數、徒步指數、劃船指數、漂流等指數類氣象服務產品。
值得一提的是,方案將發展氣候康養休閑業態作為其中重要內容,推動氣候康養旅游資源評估及產品打造。
在黟縣關麓村帳篷客酒店,設了一個氣候康養旅居環境綜合監測站,可實時采集負氧離子、紫外線、光照強度等數據。
“來我們這里居住的游客,往往都很看重負氧離子的指標,這些檢測設施可以讓游客們直觀了解氣候條件?!本坝颍ㄉ虾#┘瘓F總裁、黃山景徽關麓旅游開發運營公司董事長朱景榮表示,“我們正在為打造一個世界級的度假旅游地而努力,氣象站以及相關技術手段,對我們項目的助推效果非常明顯?!保ㄓ浾?王菡娟)
編輯:秦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