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協商議政>協商建言
民進中央:進一步完善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保障
案由:近年來,隨著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迅猛發展,新就業領域和新就業方式不斷拓展,網約車司機、快遞員、外賣配送員等新就業形態已成為較為普遍的勞動者就業模式,成為吸納就業的重要“蓄水池”。但同時,維護勞動者勞動保障權益也不斷面臨著新情況新問題。一是規避勞動關系現象突出,用工形式難界定。同時,不少新就業形態用工糾紛難以適用勞動仲裁程序,訴諸司法的訴訟費及代理費往往數倍于勞動糾紛訴訟。二是社保繳費負擔較大,參保條件限制較多。
建議:一是完善頂層設計,健全非傳統勞動關系權益保障機制。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和就業方式變化,健全勞動者權益分類保障機制,以現有部委規范性文件為基礎,加快基本勞動標準法立法進程,重新界定分類現有社保體系中的“靈活就業人員、新就業形態人員”,量身定制企業、勞動者雙方都能承受的社保參保標準及形式。引導保險行業精準開發適應新業態特點的險種,在平臺企業推廣困難幫扶互助保障基金,對遭遇重大疾病、安全事故、意外傷害的從業者給予經濟幫扶。加強新就業形態勞動權益行政、司法保護,將相關爭議納入勞動仲裁受理范圍,完善訴非聯動機制、支持快速維權,明確相關訴訟按勞動爭議案件標準收取訴訟費、律師代理不適用風險代理,降低勞動者訴訟成本。
二是社保擴面增效,推動新就業形態人員應保盡保。提升政策精度與廣度,支持從業者參加城鎮職工相關社會保險,逐步將其納入工傷、失業、生育保險范圍。進一步放寬中斷補繳限制,在原有基礎上增加補繳、預繳、不定期繳等多種結算方式。優化各地用工信息采集系統功能,動態掌握用工情況和平臺企業總單量,科學確定社會保障繳費標準。出臺減稅降費、財政補貼等政策,鼓勵和督促平臺企業落實用工主體責任,為從業人員提供包括意外身故、意外傷殘、意外醫療、第三者責任,以及養老保障等必要的商業保險支持。
三是提高參保意識,增強靈活就業人員參保意愿。在養老金計發和調整政策中,進一步加大繳費年限所占權重。可考慮采取“按照繳費年限的長短增加基礎養老金計發比例”等措施,引導參保人員多繳、長繳,盡量不斷繳,完善優化參保繳費網上平臺等形式,提供方便快捷的社保公共服務。同時,有針對性地加大社保政策宣傳普及力度,通過電視、報紙、公眾號等媒體,及時發布最新政策、辦理流程,引導靈活就業人員積極參加社會保險。
編輯:董雨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