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協商議政>協商建言
全國政協委員趙俊民:在三孩政策下實現女職工生育權和就業權平衡保護
案由:隨著三孩生育政策實施,國家在頂層設計上修訂了婦女權益保障法、人口與計劃生育法、母嬰保健法實施辦法等法律法規,在稅收減免、就業促進、嬰幼兒照護、生育醫療保障等方面出臺了系列政策。但現實中,新生育政策可能會對育齡女性勞動者就業權造成影響。消除婚育原因對女性的就業歧視仍是女職工目前重大的訴求之一。
現階段,女職工生育權與就業權平衡保護面臨的障礙主要有:女職工生育成本分擔不盡合理,保障措施落地效果不佳,社會氛圍影響女性就業。全國婦聯和國家統計局聯合開展的“中國婦女社會地位調查”顯示,女性承擔了較男性明顯更重的家庭照顧責任,對女性“照護者”身份的刻板定位不斷加深性別職業隔離,加之托幼服務尚不完善,進一步延緩了女性生育后重新就業的腳步。
建議:一是加快相關立法修訂進程。由人社部門牽頭,推動國家立法部門加快涉及女性就業、勞動保護、生育保障等法律法規的修訂完善,及時修訂《女職工勞動保護特別規定》,促進女性生育權和就業權保障措施落地落實。
二是探索生育成本分擔機制。探索完善生育假、護理假、育兒假等獎勵假期用工成本的國家分擔模式,明確生育假和護理假期間工資福利待遇由生育保險基金支付,育兒假期間工資福利待遇由國家財政和用人單位共擔模式處理。建立稅費浮動和減免機制,對女職工占比達到一定數量的企業減輕或免除部分稅費。
三是大力營造女職工平等就業的良好氛圍。人社、國資、工商聯等用人單位主管部門和組織,在國家層面把推動建立家庭友好型工作場所作為重要指標納入對用人單位的社會責任評價體系報告,對落實生育支持政策較好的用人單位予以表彰表揚。發展改革、衛健等部門要加快普惠性托幼育兒場所建設,緩解職工家庭育兒負擔。教育部門要從娃娃抓起,從小引導教育學生樹立男女共擔家庭責任的意識。宣傳部門要加大對巾幗勞模工匠等各行各業優秀女性的宣傳,旗幟鮮明反對不良加班導向,幫助“90后”“00后”新生代女職工平衡就業與生育責任。
編輯:董雨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