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政協動態 協商建言 委員聲音 主席訪談 正商量 提案摘編 議政瞬間

首頁>協商議政>政協動態

科普之花綻八桂

2024年全國政協“送科技下基層惠民生”暨科普大篷車進校園活

2024年11月19日 09:30  |  作者:高志民  |  來源:人民政協報 分享到: 

20日3版(主圖) 活動組在廣西東興市體(5729291)-20241119091304

活動組在廣西東興市體育館與孩子們一起參與科普活動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把科學普及放在與科技創新同等重要的位置。”這為新時代科普高質量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為貫徹落實好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以實際行動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將履職為民落到實處,全國政協教科衛體委員會與中國科協近期聯合在廣西壯族自治區防城港市和欽州市開展“送科技下基層惠民生”活動。

活動期間,全國政協教科衛體委員會與中國科協向防城港市東興市贈送了科普書籍、科普活動資源包。在欽州市浦北縣,全國政協教科衛體委員會與中國科協聯合舉行了2024年全國政協“送科技下基層惠民生”暨科普大篷車進校園活動,為孩子們贈送了科普書籍、科技教育資源包。活動組還深入防城港市、欽州市的企業、產業園區開展科技助力鄉村振興、保障人民生命健康等科普交流活動。

■ “科普要觸及每一位公民”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從全國來看,推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最艱巨的任務在一些邊疆民族地區。這些邊疆民族地區在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上不能掉隊。

“廣西是我國少數民族人口最多的自治區,同時是革命老區、邊疆地區。近年來,黨和政府團結帶領廣西各族人民如期打贏了脫貧攻堅戰,與全國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人民生活水平實現了歷史性提升,各族人民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協教科衛體委員會副主任納翔感慨地說,“全國政協教科衛體委員會充分發揮人民政協人才薈萃、智力密集的特點和委員會特色優勢、政協委員專業優勢,認真落實政協委員密切聯系和服務界別群眾的職責任務,積極展現政協委員為國履職、為民盡責的政治擔當,這是一場意義非凡的科技之旅。”

“科學家,在我心里是高不可攀的。今天,來了好幾位科學家,我可開心了,就是想看看科學家是什么樣子的。”在東興市體育館,早早就來等候的實驗小學四年級學生向思宇興奮地對記者說著心里話。“送科技下基層惠民生”活動,宛如一場及時雨,滋潤著這片充滿希望的土地。

“廣西地處嶺南亞熱帶地區,動、植物資源十分豐富。由于壯族人早有喜食蛇、鼠、山禽等野生動物的習俗,因此動物藥應用較為普遍。據有關部門調查,壯藥共有709種。壯藥是壯族人民文化結晶之一,《壯族民間用藥選編》收載常用壯藥500多種。”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食療營養部主任營養師王宜從廣西特色入手,作了題為《食時健康》的演講。她以四時(春夏秋冬)八節(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秋分、夏至、冬至)為時間軸,講解了食療、營養知識,還分享了食療妙招,推薦了簡單實用的食療方。王宜還不時地向聽眾們提問,互動式的講解方式讓聽眾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健康飲食的重要性。

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大學第一醫院院長助理、老年病內科主任劉梅林從《中國心血管健康與疾病報告2022》引入,介紹了我國心血管健康現狀以及2002-2020年中國城鄉居民急性心肌梗死死亡率變化趨勢,然后從心血管危險分層、干預危險因素、診治相關疾病、改變生活方式和合理使用藥物等方面展開,詳細講授了心血管疾病的預防方法。劉梅林還深入淺出地向聽眾們介紹了高血壓的診斷、管理、治療和預防的情況。

“我就是高血壓,還不想吃藥。劉教授今天特別針對老年人高血壓治療,強調需要堅持降壓達標、平穩降壓和綜合管理的原則:一是要調整生活方式,二是要遵循‘無害’原則,三是鹽敏感性高血壓應減少鈉鹽攝入,四是收縮壓要達標。這讓我受益匪淺,以后要科學預防高血壓。”一位老教師感慨地說。

在欽州市浦北縣第八小學,孩子們沸騰了,沸點在于來了“恐龍院士”。被譽為“恐龍院士”的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徐星是目前世界上發現并命名恐龍最多的科學家。

“龍和史前時代的恐龍有什么關聯嗎?在戈壁灘尋找恐龍化石會遇到哪些危險?2005年美國《科學》雜志列出了125個科學難題,有一些問題跟恐龍研究有關系,比如‘恐龍是怎么滅絕的?’‘恐龍為什么會長這么大?’”徐星一開講,孩子們就激動起來。

“書上說霸王龍走路走不直,是真的嗎?”“恐龍進化了一億多年,為什么沒有進化出文明?”“源自古神話中的龍,是中華民族的象征之一,承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和美好寓意。恐龍化石的發現對我們有什么啟示嗎?”“小粉絲”們紛紛舉手提問,每一個問題,徐星都耐心地解答。

“科普要觸及每一位公民。加強中小學科普教育是第一步,要全方位提升國民科學素養,可以從推進科普事業和文旅產業融合發展入手。”徐星表示。

“做夢也不會想到,大科學家徐星院士會來到我們的學校。徐院士講得太精彩了,我長大了也要去研究傳說中的龍。”浦北縣第八小學的小楊同學開心地說。

■ “讓科技之樹在孩子們心中扎根”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好奇心是人的天性,對科學興趣的引導和培養要從娃娃抓起,使他們更多了解科學知識,掌握科學方法,形成一大批具備科學家潛質的青少年群體。

東興市京族學校是全國唯一一所以京族命名的民族學校。由中國科技館發展基金會捐建的“青少年科學工作樓”矗立于該校操場旁邊,這棟樓給學生們提供了與科技近距離接觸的一個平臺,開闊了學生們的科技視野。近年來,京族學校的學生們在各類科技比賽和航模競賽中斬獲多個獎項:2010年被授予“全國科普惠農新村先進單位”,2018年獲“第六屆廣西青少年科學節優秀活動”榮譽稱號……

進入學校,恰好趕上同學們上科普課。創意搭建、3D打印、紙張折疊、木柱捆扎、面板黏合……一系列不同類型的科技學習實踐項目,放飛了孩子們的童心,也解放著“好奇寶寶”的創造力。

一場利用舊筷子、舊光盤和線繩制作的“小轉車”比賽,在課堂上熱烈地進行著。學生們積極參與,教室里不時傳出興奮的歡呼聲。

近年來,該校注重開展校園科學節、學生科普知識專題講座等科普實踐活動,孩子們通過科技教育探索“十萬個為什么”,獲取進入科學世界的敲門磚和金鑰匙。面對充滿未知的世界,學校、科技博物館等場所,無疑是引導和培養科學技術的“孵化器”。豐富多彩的科技教育,悄然播下了一顆顆科技啟蒙的種子。

“青少年正處在活潑好動的年齡段,我們帶他們觀察自然、學習使用實驗儀器,引導他們對科學產生興趣。”全國政協委員黃雪鷹表示,“科技教育就是應該順應孩子的天性,讓科技之樹在孩子們心中扎根。”

科普教育不僅在校園,還可以在美麗的自然懷抱中。

在浦北縣,五皇山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石祖禪茶園)是廣西首批“自治區級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營)地”。調研組看到,這是一個集林下產品加工、觀光體驗、休閑娛樂、研學實踐于一體的現代特色農業示范區。走進基地,沿著蜿蜒的小徑漫步,青少年可以欣賞到五彩斑斕的花卉、郁郁蔥蔥的林木,還能親手采摘水果、蔬菜,感受農耕文化的魅力,與大自然親密接觸。

“這里將林下產品加工、觀光體驗、休閑娛樂、研學實踐完美融合,為青少年研學打造了一個追求美好生活、探索自然奧秘的理想之地。”廣西壯族自治區人大代表、廣西五皇山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葉忠勝表示,“通過研學,孩子們更能主動發現問題,自己解決問題,逐步解決自身的依賴心理。更能走出社會,提高與其他同學合作共贏的能力。在不同的環境中掌握更多的技能,更能接受吃苦的壓力,從而提升孩子的動手能力。”

“以好奇心驅動,看似天馬行空,實則暗合規律。要廣泛開展科學普及活動,形成熱愛科學、崇尚科學的社會氛圍,提高全民科學素質。”全國政協委員,全國工商聯原黨組副書記、專職副主席樊友山表示,“廣泛開展科學普及活動,提高全民科學素質,對于增強國家自主創新能力和文化軟實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 “企業發展離不開科技創新”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發展新質生產力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和重要著力點,必須繼續做好創新這篇大文章,推動新質生產力加快發展。

帶著對邊疆企業發展的期望,調研組走進防城港市港口區廣西盛隆冶金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盛隆冶金”)。該公司憑借先進技術和設備已發展成為一家規模化、現代化、國際化、信息化的千萬噸級鋼鐵聯合企業,成功躋身中國企業500強、全球50大鋼鐵企業行列,連續多年蟬聯廣西最大民營企業。

走進盛隆冶金長長的生產線參觀走廊,即使隔著數米遠的鋼化玻璃,也能感受到撲面而來的熱度。然而8000多畝的廠區,聞不到一點廢氣的味道。這得益于構建廢鋼回收循環利用模式。該公司推出廢鋼回收“三段式”全流程管理方式,公司投資建設固體廢棄物綜合處置中心,初步形成廢鋼回收、拆解、加工、分類、配送一體化發展格局,有力促進“以廢治廢、資源化利用”。

“如今,公司已擁有發明專利225項、實用新型專利48項、注冊商標15項,并且擁有了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已經形成‘研發—稅收優惠反哺研發—繼續研發’的良性循環。2022年,該公司高新收入達422億元,占總收入的72.63%;基于研發方面的高投入,2022年公司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13.45億元。2023年,公司全年研發投入約18億元。”盛隆冶金董事會秘書黃玉鴻表示,“近幾年,為了打造綠色循環經濟,光是環保整改資金,公司就投入近50億元,引領推動全市鋼鐵行業突破1000億元產值。”

叢林環繞,穿梭過片片綠蔭,調研組來到了防城港澳加糧油工業有限公司。一進車間,香氣就撲面而來。繁忙的精煉油生產線上,一桶桶封裝好的食用油正通過自動化傳送帶送上貨車,發往各地。

“為了確保山茶油產品質量,公司投資興建了130畝油茶良種育苗基地和3000畝油茶種植基地,自己種植、自己加工。公司堅持研發靠前、創新靠前,分別與江南大學(糧食發酵工藝與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合作組建了聯合實驗室、與廣西北部灣產業園合作成立了北部灣糧油技術研究中心,并成為中國糧油學會油脂分會科技創新與品牌建設合作單位及武漢輕工大學教學、科研、生產基地。”該公司董事長張慧介紹說。

“公司建立了嚴密、科學、完善的管理機制,并在糧油行業中率先實行了辦公智能化與生產智能化相融合,使生產指標、物耗、成本、銷售、人員管理、客戶管理等數據互聯互通。”張慧介紹說,公司建廠時就以“工業4.0”的開發標準,應用成熟、科學、先進的生產工藝及技術,引進世界上先進的糧油加工系列配套設備,確保產品的質量符合國際化標準。

“企業發展離不開科技創新,邊疆企業圍繞科技制高點迎頭趕上,積極申報專利,產學研結合開發,建立產業標準,取得的科技創新成果很不簡單。”全國政協常委、民進中央專職副主席何志敏表示,“中國式現代化之路行進到關鍵節點,產業轉型升級、新舊動能轉換爬坡過坎,抓住這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帶來生產力躍升機遇,將推動我國科技和產業發展由‘跟隨者’向‘引領者’轉變。”

■ “讓科技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

“山茶油含有的不飽和脂肪酸達90%以上(其中油酸含量高于75%),及豐富的山茶甙、茶多酚、鞣質、脂溶性VE和具有消炎功效的角鯊烯,和黃酮類物質。”欽州市政協教科衛體委員會主任李賢發介紹說。

“科技創新是提高社會生產力和綜合國力的戰略支撐,必須把科技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要把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科技創新的落腳點,把惠民、利民、富民、改善民生作為科技創新的重要方向。”全國政協教科衛體委員會副主任、河南省政協原主席劉偉認為。

創新還體現在經營方式上。在浦北縣,曾有一個1952年創建的白酒廠,一度年產值過億元,成為浦北縣數一數二的大企業。其研發出來的“神蜉酒”,曾獲得美國第八屆匹茲堡世界發明與新產品博覽會金獎、廣西科學技術進步獎等13個獎項。可隨著亞洲金融風暴席卷而來,酒廠資金鏈斷裂,“神蜉酒”掉落“神壇”。

2018年,從市場營銷專業畢業的何亮擔任浦北酒廠總經理。他提出要走“工業+文化+旅游”路線,項目將自然山水、村莊聚落、建筑形式和人文傳統等要素融為一體,改善了周邊村莊環境,提升了農村人居環境。在項目建設和運營過程中,還創造了200多個就業崗位,輻射帶動周邊70多名脫貧群眾就業。

“創新也不能忘了傳承。陳皮,是一種蕓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變種后干燥成熟的大紅柑果皮。”浦北縣政協主席陳建軍說,在廣西,民間有“一兩陳皮一兩金,百年陳皮勝黃金”的說法。瞄準陳皮產業的發展前景,浦北縣啟動實施“柑橘上山”行動,種植大紅柑加工陳皮,已成為當地許多農民增收致富的途徑。

在龍門鎮高明村,萬畝大紅柑核心示范區映入眼簾,一棵棵柑樹矗立山間。浦北縣縣長劉超榮介紹說:“去年這片老柑樹的鮮果每斤最高賣到25元,是普通柑果的3倍多,收入20多萬元。現在,這里的老柑樹都成寶貝了。”

“科技創新是為了人民,必須確立科技服務人民的目標,確保科技事業始終服務于人的全面發展。”全國政協委員、北部戰區原副政治委員羅益昌感慨地說,“廣西堅持科技惠民,堅持科技發展始終維護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讓科技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可圈可點,值得點贊。”

編輯:魯雅靜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人成亚洲人成在线观看 | 五月在线婷婷视频 | 日韩a级片视频中文字幕 | 中文字幕乱码免费专区精品视频 | 色爱综合精品一区 | 视频二区精品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