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資訊 綠·聲音 綠·生活 綠·人物 綠·能源 綠·產業

首頁>生態>資訊

《中國自然資源發展報告(2023)》發布

2024年11月19日 15:59  |  作者:王菡娟  |  來源:人民政協網 分享到: 

人民政協網北京11月19日電(記者 王菡娟)中國地質大學(北京)自然資源戰略發展研究院日前發布的《中國自然資源發展報告(2023)》(以下簡稱《報告》)顯示,2022年,我國自然資源開發治理邁上新臺階。但與此同時,自然資源治理的挑戰與成果并存。

《報告》是中國地質大學(北京)首個中國特色新型高校智庫自然資源戰略發展研究院的系列成果之一。《報告》分析了土地資源、礦產資源、水資源、生物資源、氣候資源以及海洋資源六大自然資源類型的總體發展趨勢,包括自然資源數量、質量、結構、效益等方面的時空變化規律,挖掘蘊含在數據變化中的自然資源發展特征。

《報告》顯示,2022年,我國自然資源開發治理邁上新臺階。全國耕地面積連續兩年實現凈增加,礦產資源自主供應能力有所增強,水資源集約節約水平穩定提升,生態保護和修復力度持續加大,大氣環境治理成效顯著,海洋資源利用規模逐步擴大。這些成就不僅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了重要保障,也為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和可持續發展目標奠定了堅實基礎。

土地資源方面,我國荒漠化土地治理穩步推進,水土流失面積及侵蝕強度均持續下降。2022年,荒漠化土地治理面積達184.73萬公頃,比2021年上升約28%;水土流失面積為265.34萬平方千米,相比2011年減少29.57萬平方千米。

礦產資源方面,部分礦產自主供應能力有所提升,新能源發展帶動部分礦產資源供需雙向增長。2023年,我國能源礦產產量均有所增長,煤炭、石油和天然氣的產量相比2022年分別增長3.40%、2.10%和5.60%。

水資源方面,我國用水效率穩步提升,地表水質量持續改善。2023年,我國用水量平均值為5906.5億立方米,比2022年降低1.52%;2021-2023年,水質優良的I~III類河流長度占比相比2010-2020年增長23.14%。

生物資源方面,我國生物資源多樣性水平提高,森林與自然保護區的可持續發展穩中有進。2023年,生物物種達135061種,相比2021年增長17.38%。

氣候資源方面,我國光照資源及開發利用水平不斷提升,空氣質量穩中向好。2022年,總體污染物濃度持續下降,主要城市空氣質量二級達標天數攀升,全國 31 個主要城市空氣質量平均優良天數303.81天,占全年天數比例為 83.01%。

海洋資源方面,海洋生態系統治理效果顯著,海洋資源開發規模逐步擴大。2022年,我國典型海洋生態系統均處于健康或亞健康狀態,健康率為29.17%,比2021年增加4.17%。

報告認為,我國自然資源治理仍然面臨諸多挑戰。一是隨著經濟持續增長和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對自然資源的需求不斷增加,資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供需平衡壓力依然不減。二是部分地區生態系統退化嚴重,生物多樣性面臨威脅,生態修復和保護任務繁重,生態環境保護任務依然艱巨。三是資源利用方式慣性嚴重,利用效率參差不齊,節約集約水平亟待提升。四是現有的自然資源政策和法規體系不夠健全,監管漏洞和執法力度不足現象依然存在。五是資源的稀缺性和不均衡性,決定了資源跨國競爭的長期性和復雜性,培育“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任務仍然艱巨。

為有效應對這些問題與挑戰,在未來自然資源治理的工作中,《報告》建議,一是要推動資源的高效利用與循環利用,提高資源利用效率,緩解供需矛盾。二是要建立和完善生態補償機制,加大對生態修復項目的財政支持力度,鼓勵社會資本參與生態保護與修復。三是要設立資源利用效率評估體系及集約利用標準,推動綠色生產技術的應用,促進資源利用效率的提升。四是要加強自然資源管理的法治化進程,明確各級政府和企業的責任,利用大數據和智能技術提高監管效率,強化執法力度。五是要加大對戰略性資源的開發與儲備,參與全球資源治理機制,推動形成公平、合理的國際資源交易規則,維護國家的資源安全和利益。

編輯:秦云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中文字幕连续高潮 | 午夜精品褔利一区二区三区蜜桃 | 亚洲精品在线观看视频 | 亚洲成Av人片乱码午夜 | 亚洲欧美日韩一区在线观看 | 亚洲动漫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