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春秋>奇聞軼事
魯迅講課
魯迅不僅是一位文采不凡的作家,還是一位優秀的教師。民國時期,魯迅在北大做兼職教師,他給學生講課時,無論是講《中國小說史略》,還是講《魏晉風度與藥及酒之關系》,都能縱橫捭闔,與現實結合起來,不囿于課堂上的內容,顯示出了淵博的學識和深沉的哲思,學生聽魯迅講課的所得,已遠遠超過了課本之內的東西。
一位學生曾經這樣回憶魯迅講課:“他離開青年走到講臺上,把兩只雖不發光卻似乎在追究什么的微微陷入的眼睛,默默地緩緩地掃視著漸漸靜下來的學生群眾,這是一個道地中國的平凡而正直的嚴肅先生,既無名流學者的自炫崇高的氣息,也無教授紳士自我肥胖的風度。這典型,我們不僅只在《吶喊》這本著作中到處可以看見,即在中國各地似乎也處處都有他的影子。”
魯迅講課時的語言是緩慢而清晰的,聲音雖然不高,卻被穆靜所襯托,他時而以詼諧的語言引起學生的歡笑,笑過之后,回味更深。
由于魯迅講課時能做到深入淺出、清晰明白,所以,他講課是頗受當時學生所矚目的。據說,魯迅上課時,來聽課的學生總是很多,以至于教室外面也站滿了學生。由此可以看出,魯迅這樣的老師,不用故作高深,更不用裝腔作勢,他深厚的學養本身就頗具風采和魅力。
“用無我的愛,犧牲于后起新人。”這就是魯迅教書育人的宗旨,他在課堂上教學時兢兢業業、認認真真,從來沒有絲毫的馬虎和應付,這樣的態度,是在以自己的努力為中國培育可用之才。(王吳軍)
編輯:廖昕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