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春秋>奇聞軼事
張大千創作《重陽登高圖》
張大千1943年創作的《重陽登高圖》,取唐代詩人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之意境。張大千懷念何人?他在畫的題識中作了詳細注釋:“書來為說濟南事,苦憶關家兄弟賢,正是鵲華好秋色,明湖聽曲更何年?”
題詩中的“關家兄弟”,是指關友聲、關際泰兄弟。關友聲,中國現代著名書畫家、山東畫派的創始人之一。在北平拜師學習期間,他認識了張大千并結為莫逆之交。回濟南后,關友聲與兄長關際泰共創濟南國畫學社,收徒講藝、培育新人。關氏兄弟在濟南飲虎池前街(現上新街)建成一座德式二層洋樓,取《詩經》中“嚶其鳴矣,求其友聲”之意,名曰“嚶園”。當時,張大千經常往返于北平、上海兩地,每次途經濟南,必在嚶園小住。
1935年冬,“張大千、方介堪、于非闇書畫篆刻聯展”在北平舉辦。張大千攜弟子何海霞于這年深秋之季前往北平,途經濟南住在嚶園一月之久。關氏兄弟陪同大千師徒游遍泉城,泉城“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景色令張大千傾倒,贊不絕口。在濟南期間,關友聲將家藏的歷代名畫拿出來讓張大千鑒賞,張大千見到喜愛的就伏案臨摹,并將隨身攜帶的全部石濤珍品拿出來給關友聲觀賞臨摹。
《重陽登高圖》款識:“癸未重陽,伯璞仁兄書來屬畫,兼及亂離,濟南關友聲兄弟同游事,畫成拈二十八字求正,大千張爰,時在皋蘭客次。”“癸未”為1943年。“伯璞仁兄”,即著名畫家和收藏家徐伯璞。徐伯璞曾多次與關氏兄弟一起陪同張大千暢游泉城,因此也與張大千相交甚深。
1941年至1943年,張大千在敦煌臨摹壁畫,收到徐伯璞的來信,信中回憶了他和關氏兄弟陪同大千游濟南時的情景,尤其感謝張大千在書畫上的指教,一幕幕往事歷歷在目、情真意切。是時正值重陽,勾起了張大千對游歷濟南的美好回憶和對摯友的深深思念,便乘興創作了這幅《重陽登高圖》。(鄭學富)
編輯:廖昕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