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資訊 綠·聲音 綠·生活 綠·人物 綠·能源 綠·產業

首頁>生態>資訊

《應對氣候變化的中國良好實踐》報告在COP29現場發布

2024年11月22日 14:23  |  來源:人民政協網 分享到: 

人民政協網11月22日電(記者 王菡娟)近日,由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和公眾環境研究中心組織撰寫的《應對氣候變化的中國良好實踐》報告在《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二十九次締約方大會(COP29)巴庫現場發布。報告梳理近年來中國制定和發布的重要氣候政策,盤點政府、企業和社會公眾多元參與應對氣候變化的57個良好實踐案例,從十個方面總結中國綠色轉型經驗和低碳技術成果,以期能助力中國的雙碳行動和高質量發展,這也為全球其他發展中國家提供了有益借鑒和參考。

氣候變化正以前所未有的緊迫性擺在人類面前,亟須國際社會共同行動,制定并執行有效的應對策略。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和負責任大國,中國高度重視應對氣候變化,于2020年9月做出碳達峰碳中和承諾后,政府、企業、公眾全社會迅速行動,以抓鐵有痕的韌勁推進“雙碳”目標,從全球氣候治理的積極參與者轉型成為重要貢獻者和引領者。

為持續追蹤中國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的相關進展,自COP28大會在迪拜發布《應對氣候變化的中國務實行動》報告之后,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CRAES)和公眾環境研究中心(IPE)再度攜手,系統梳理了最近一年中國制定和發布的重要氣候政策,篩選出政府、企業和社會公眾積極踐行"雙碳"目標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實踐案例,形成了《應對氣候變化的中國良好實踐》雙語報告。

報告盤點認為,2024年中國提出了一系列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措施,以應對經濟增長與資源消耗之間不斷擴大的矛盾,確保生態安全與經濟高質量發展能夠并行不悖。其中《關于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意見》和《加快構建碳排放雙控制度體系工作方案》等尤為重要,進一步確認了中國以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為引領、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和高質量增長的發展方向。

報告認為,加速全面綠色轉型是積極應對氣候變化的重要舉措,是構建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空間格局。中國率先提出并實施生態保護紅線制度,陸域生態保護紅線面積占比超過30%,海洋生態保護紅線面積約15萬平方千米。通過十年努力,中國于2024年基本形成了生態環境分區管控制度,各省區市均完成生態保護紅線和“三線一單”為基礎的分區管控劃定。

全面節約資源,發展循環經濟,是推動經濟社會綠色轉型和降低碳排放的另一關鍵舉措。報告指出,近年來,中國大力推動節能增效,推廣節約用地技術,發展資源循環利用產業,推進回收循環利用。推動企業節能降碳增效,通過設備改造升級,低碳產品設計和研發,實施智慧能源管理,推動廢舊物資回收再利用,實施余熱余能的利用改造,在降低資源消耗的同時,有效減少環境污染。2023年,中國單位GDP能耗同比下降2% ,較2012年累計下降約26% 。

科技創新是加快經濟社會全面綠色轉型的必由之路。報告盤點發現,近年來中國大力研發低碳技術,光伏發電技術快速迭代,風電、水電、核電技術也處于世界先進水平。

綠色轉型離不開財稅政策和金融支撐。報告識別出中國已初步構建涵蓋綠色貸款、綠色債券、綠色保險、綠色基金、綠色信托以及碳金融產品在內的多層次綠色金融產品體系。2024年一季度末,綠色貸款余額超30萬億元,同比增長35.1%,高于各項貸款增速25.9%。

作為負責任的發展中大國,中國在氣候治理中堅持多邊主義,積極參與國際氣候治理。報告指出,“非洲光帶”項目是中國落實《中非應對氣候變化合作宣言》的重要舉措,能解決至少約5萬戶非洲無電貧困家庭用電照明,助力非洲國家應對氣候變化和能源自給等多個可持續發展目標協同共進。目前,中方已推動與布隆迪、乍得等5個非洲國家簽署“非洲光帶”項目合作文件,預計將為近2萬戶非洲家庭提供用電。2024年以來,中美“21世紀20年代強化氣候行動工作組”兩次召開會議,就落實《關于加強合作應對氣候危機的陽光之鄉聲明》、實施各自2030年國家自主貢獻目標(NDC)和準備各自2035年NDC展開討論。

專家期待《應對氣候變化的中國良好實踐》報告梳理的良好實踐案例,能為全球應對氣候變化和全面綠色轉型帶去啟示和借鑒。

編輯:秦云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26uuu在线观看 | 亚洲日韩高清在线亚洲专区2021 | 久久9国产影视大全99久 |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加勒比 | 在线看免费白色福利 | 亚洲一区二区少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