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聚焦 時政 動態 原創 國際 熱點

首頁>要聞>原創

加快醫藥創新發展提升衛生健康水平

——全國政協“加快推進創新藥物和高端醫療設備的研發與臨床應用”專題調研綜述

2024年11月23日 10:46  |  來源:人民政協報 分享到: 

調研照片1(5742399)-20241123102732(1)

調研組實地調研醫藥企業生產和研發情況。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堅持中國特色衛生與健康發展道路,確立新時代衛生與健康工作方針,積極推進創新藥物和高端醫療設備的研發應用,健康中國建設成效顯著,我國人民健康水平和健康獲得感不斷提高。

11月5日至8日,全國政協教科衛體委員會專題調研組赴江蘇,圍繞“加快推進創新藥物和高端醫療設備的研發與臨床應用”開展調研。調研組先后到南京、泰州、蘇州等地調研,深入一線,摸清實情,詳細了解當地創新藥物和高端醫療設備研發與臨床應用情況,為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加快健康產業發展、助推健康中國建設貢獻政協智慧與力量。

科學謀劃部署 增進人民健康福祉

新時代新征程,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始終以人民健康為中心,實施健康優先發展戰略,持續推動14億多人共建共享健康中國。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對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健全支持創新藥和醫療器械發展機制進行全面部署,為推進創新藥物和高端醫療設備研發與臨床應用提供了行動指南。

“為更好適應新時代衛生健康工作的新要求和人民群眾新期待,需要進一步強化衛生健康科技創新頂層設計和統籌謀劃,讓醫藥創新更好滿足國家戰略需求,增進人民健康福祉。”這是調研組在深入調研中凝聚的共識。

調研組了解到,江蘇省堅持集約發展、集聚發展,因地制宜打造醫藥特色產業集群——支持南京聚焦醫藥重點領域,加快構建“兩核三級”的產業發展格局;支持無錫加快打造先進生物藥、高端醫療器械等六大產業體系;支持蘇州以國家生物藥技術創新中心為牽引,形成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生物醫藥創新集群;支持連云港發揮知名藥企引領作用,鞏固化學藥、中藥、生物藥三大優勢產業,加快打造具有區域帶動力的產業地標;支持泰州以國家首個醫藥高新區為核心,著力打造多元特色創新體系。

醫藥和醫療器械研發生產大省是如何科學謀劃、創新推動醫藥產業發展工作的?“江蘇省委、省政府聚力謀創新、強產業、優服務、促應用、引活水,近年來先后出臺生物醫藥產業‘30條’、優化審評審批服務三年行動方案、完善促進創新藥械研發的支撐體系、推動創新藥械進醫院進醫保、推動金融助力生物醫藥企業創新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快推進創新藥物和高端醫療設備研發與臨床應用。”江蘇省人民政府黨組成員李忠軍向調研組介紹道,2024年前三季度,江蘇省生物醫藥產業實現產值3000多億元、同比增長2.4%,營業收入同比增長3.5%、利潤同比增長7.1%。下一步,將繼續出臺支持政策,開展聯合攻關,做優服務體系,推進創新藥使用,持續推動生物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

“科學謀劃、全面布局、積極實踐、不斷探索。”這是了解了江蘇省的相關頂層設計和布局謀劃后,調研組成員的評價。

“這項政策讓我眼前一亮,也倍感欣慰、深受鼓舞。”全國政協委員、通用技術集團副總經理姚建紅表示,江蘇省對談判納入國家醫保目錄的創新藥前三年實行單列預算,不納入當年醫院醫保總額預算,第四年按前三年最高一年使用情況納入總額預算測算基數,這項政策更大力度支持了創新藥械研發應用,值得廣泛推廣。

“要充分認識推進高水平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的重要性,切實推進創新藥物和高端醫療設備的研發與臨床應用,以增進人民健康福祉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不斷強化頂層設計,進行科學謀劃部署,讓政策有效落到實處,以實實在在的舉措推動衛生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全國政協教科衛體委員會主任陳寶生表示。

把握產業發展現狀 找準努力方向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研發生產更多適合中國人生命基因傳承和身體素質特點的‘中國藥’”。

今年7月,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全鏈條支持創新藥發展實施方案》,會議強調要調動各方面科技創新資源,強化新藥創制基礎研究,夯實我國創新藥發展根基。

調研專題座談會召開后,調研組奔赴的首個調研點是中國藥科大學。這是一所教育部直屬的“國字號”高校,聚焦創新藥研發,不斷完善原創藥物研發范式與技術體系,強化有組織的科研,積極構建原創藥創新生態。“中國藥科大學聚焦創新藥研發中的瓶頸,創新基礎研究體系,目前已經組建8個中心、部署了16個賽道。2023年基礎研究取得了顯著成果,科研項目立項總數、大項目數、立項總經費均創歷史新高。”中國藥科大學黨委書記戴建君表示,中國藥科大學將發揮教學科研引領示范輻射作用,以更加積極的姿態深化科教融匯、產教融合,攜手社會各界共同推進我國創新藥高質量發展。

“在醫藥創新研發方面有沒有遇到什么困難?發展上有沒有什么難處?”調研組深知醫藥創新的不易,除了關注發展成就,更關心創新和發展道路上的難點、堵點與痛點。

隨著調研的深入,調研組深刻地意識到,雖然我國創新藥產業經過多年的努力,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創新藥市場規模和獲批數量不斷增長,但是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我國在政策支持、技術創新和企業創新領導力方面仍有完善和追趕的空間,以臨床需求為導向的新藥研發體系尚未建立,企業研發仍多依賴跟蹤式創新,缺乏原創技術體系。

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畢井泉將中國醫藥創新發展存在的問題,精準歸納總結為“三難”:融資難、談價難、入院難。“要進一步做好深化創新藥臨床價值的認識,加強生命科學基礎研究,鼓勵社會資金投向生命科學的基礎研究;改革創新藥價格形成機制和醫保支付辦法,大力發展商業醫療保險,建立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為創新藥開辟新的支付渠道;積極為創新藥進入醫院掃清各種不合理限制,引導醫院應當采購的盡量采購,引導醫生應當使用的盡量使用。”畢井泉說道。

我國藥物研究正在從“模仿創新”向“原始創新”邁進。“要瞄準科技前沿和關鍵領域,探索懂醫精藥、善研善成的藥學創新人才培養機制,完善人才培養體系,推動學科交叉融合、學校產業聯動,培養高質量藥學拔尖創新人才。”全國政協委員、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副校長施大寧表示。

“與此同時,應該加強創新藥臨床價值的宣傳,公開創新藥上市的技術審評結論和藥品有效性、安全性數據。”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密云醫院院長王廣發認為,要重視對創新藥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宣傳,加大宣傳投入力度,讓老百姓充分信任創新藥,才能開闊創新藥的市場。

對于醫療設備的創新研發,委員們一致認為要“做強高端醫療裝備‘中國造’”。

“完善醫療裝備產品‘技術創新-產品研制-臨床評價-示范應用-反饋改進-水平提升-輻射推廣’創新體系,快速提升安全有效、先進優質醫療裝備產品的供給能力。”全國政協委員、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血液科主任吳德沛表示,醫療機構是臨床研究的“最后一公里”,要支持醫藥裝備企業與醫療機構的深度合作,對標國際先進水平,開展醫療裝備臨床應用創新研究,提升性能水平,打造優勢產品。

全國政協委員、江蘇省人民醫院院長劉云認為,要聚焦智慧醫院建設需求,進行醫療裝備研發跨領域、跨行業深度合作,嵌入先進人工智能、云計算等技術,研發出更多智能醫療裝備,快速提升相應的服務供給能力,更好地守護人民生命健康。

調研圖片2(5742417)-20241123102748

調研組在江蘇省人民醫院調研創新藥和高端醫療設備臨床應用情況。

面向人民生命健康 加快形成醫藥產業新質生產力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江蘇代表團審議時強調:“要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

新質生產力是代表新技術、創造新價值、適應新產業、重塑新動能的先進生產力。醫藥產業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具有培養新質生產力的天然屬性。

調研組來到江蘇省人民醫院,這里擺放的“基于能量精準控制的聚焦超聲診療一體化高血壓治療儀器”“血譜成像儀”等新型醫療設備引起了委員們的興趣與駐足。“這個好,不錯,真不錯!”在詳細了解相關儀器的功能后,委員們不斷發出感嘆。

在復旦大學泰州健康科學研究院,關于“泰州隊列”的建設,也讓調研組頻頻稱贊。“泰州隊列”目前已建成20萬大型前瞻性自然人群隊列,為我國重要慢病的精準防控提供了寶貴的科學依據,為我國大健康產業新質生產力的發展提供基礎性支撐。

同樣讓調研組感到欣慰的還有泰州市重點推進的民生工程項目——“星網計劃”。該計劃聚焦惡性腫瘤、心腦血管、代謝、呼吸等四大慢病一體化健康管理,以泰州市人民醫院為中心,縣級醫院為紐帶,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為網底,慢病智慧化管理平臺為支撐,提供“防、篩、救、治、康”全流程個體化防治服務,構建全區域一體化醫防融合創新體系。

一個個鮮活的探索實踐,讓委員們真切感受到江蘇省在大力發展醫藥產業新質生產力上的用心與用力。“加快發展醫藥產業新質生產力,不僅是經濟問題、科技問題,更是重要的民生問題,要堅持以人民健康為中心,從人民健康的實際需求出發,不斷造福廣大人民群眾。”委員們一致表示。

為了更好地保障人民的生命健康,醫藥產業如何更好地向“新”而行?

“推進‘5G+醫療健康’新發展模式,培育可復制、可推廣的5G智慧醫療健康新產品、新業態、新模式。”全國政協委員、香港亞洲醫療集團董事長謝俊明表示,隨著診前、診中、診后的線上線下一體化醫療服務模式的推廣應用,要聚焦遠程問診、遠程會診等領域發展新質生產力,推動構建有序的分級診療格局,促進高端醫療資源下沉服務基層。

“培育發展醫藥產業新質生產力,需要積極調動老牌藥企的積極性,引導傳統藥企圍繞研、產、供、銷、服全過程創新轉型,讓‘煥新’推動‘新質’,加快培育形成新質生產力,為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發揮老牌藥企的優勢作用。”全國政協委員、揚州大學副校長龔衛娟表示。

“要把推進創新藥物和高端醫療設備的研發與臨床應用工作擺在醫學科技創新乃至科技發展全局中更為重要的位置。”調研組表示,要貫徹落實好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堅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重要指示精神,促進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四鏈”融合發力,強化研發投入、技術攻關、臨床牽引、成果轉化、人才支撐、金融賦能等創新全要素支撐,大力培育發展醫藥領域新質生產力,為國民健康和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建設作出更大貢獻。 (本報記者 方慧)


編輯:董雨吉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色青青久久影视 | 亚洲欧洲日韩在线电影 | 在线观看免费大黄美女片 | 五月天婷亚洲天久久综合网 | 亚洲天堂在线视频观看综合网 | 中国人手机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