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政協動態 協商建言 委員聲音 主席訪談 正商量 提案摘編 議政瞬間

首頁>協商議政>政協動態

強化互利合作 打造開放型經濟發展新高地

——全國政協“深化魯港澳合作,助力山東更高水平對外開放”專題調研綜述

2024年11月25日 07:59  |  來源:人民政協網-人民政協報 分享到: 

今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山東考察時強調,“山東要在全國發展大局中定好位、挑大梁,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以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為動力,繼續在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上走在前、在增強經濟社會發展創新力上走在前、在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上走在前,加快建設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打造高水平對外開放新高地”。

近日,全國政協副主席咸輝率調研組圍繞“深化魯港澳合作,助力山東更高水平對外開放”開展專題調研,并在對口協商會上講話。調研組先后赴煙臺、威海、濟南等地,深入東方航天港、煙臺金正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威高集團、威海光威復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德邁國際產業集團開展調研。調研組認為,山東、香港、澳門在國家發展大局中都擁有重要地位,深化魯港澳合作、助力山東更高水平對外開放,是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和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的實際舉措,也為山東與港澳的深度合作注入了新活力。

山東調研圖一(5760579)-20241125073940

調研組一行在威高集團實地調研

深化金融合作 促進互利共贏

“今年上半年,山東對港澳進出口總額超過420億元,同比增長55%;在港交所主板上市的山東企業共有54家,融資總額超過720億港元。”全國政協委員、中泰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馮藝東列舉的一系列數字,印證著山東在強化與港澳經貿、金融的聯系。他表示,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是內地上市公司走出國門,提升國際化水平的重要窗口;澳門現代金融業發展具備獨特的內外聯接能力和資源統籌能力,是強化境內外交流的重要窗口。“港澳金融市場是山東企業‘走出去’的便捷通道,依托港澳資本市場,山東企業能夠有效對接境外資本,進一步提升直接融資能力。”

“2023年山東實際使用港資123.5億美元,占全省實際使用外資的70.45%;累計在港融資1110億元,占全省境外融資額的86%。”全國政協委員、致公黨中央委員施乾平也以一組數據附議馮藝東的看法。“一直以來,港澳不僅是山東的重要外資來源地,也是山東企業境外上市的首選之地。”對此,施乾平建議,著眼進一步吸引港澳投資,研究制定優化政策,特別是在稅費優惠、投資保護等方面,出臺更有力度的措施,致力于把山東打造成港澳投資的重要聚集地。

“山東作為中國的制造大省,制造業基礎相對完善。如果能與香港和澳門進行高效合作,對魯港澳的發展意義非凡。”全國政協委員、山東華信工貿集團董事長拜文匯從1994年開始從事國際貿易,直到七八年前,他們所有的進出口業務、物流運輸及結算,甚至最后糾紛的解決,基本都是通過香港直接或間接地完成的。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可見一斑。“金融是整個產業的血脈,山東又是經濟發達的大省,要把香港的金融與山東的實體經濟進行有益結合,讓雙方產生1+1>2的效果。”拜文匯建議,可在外匯管理方面給予便利政策支持。同時,魯港澳之間的企業合作應考慮雙方在兩地的公司所得稅互認,消除企業稅收風險的顧慮。此外,山東是沿海省份,港口和綜合保稅區較多,要宣傳和利用好綜合保稅區,增加魯港澳之間的貿易機會,讓綜合保稅區發揮更大的作用。

“在今年舉行的港澳山東周期間,中國銀行山東省分行與中銀香港、澳門分行合作,為山東黃金、山東高速等企業提供了跨境融資服務。”全國政協委員、香港經民聯監事會副主席胡劍江表示,這是一個很好的嘗試。山東可以充分借助粵港澳大灣區金融服務平臺優勢,開拓多元化融資渠道,深化與香港貨幣和資本市場合作,推動有條件的魯企在港上市融資。同時提供包括投資政策咨詢、外匯風險管理等方面的支持,以降低其出海成本與風險。“依托港澳這兩個連接亞洲和其他地區的重要樞紐,山東外貿企業在享受更加自由開放的貿易政策和低關稅制度的同時,將能更深度融入全球供應鏈,拓展外貿新版圖。”

聯手科技創新 助推產業升級

“這幾天參觀的都是高科技先進企業,產品技術均是自主研發,打破了國外多項壟斷和技術封鎖,令我很震撼。”全國政協委員、祈福集團副董事長孟麗紅認為,這些民營企業能取得如此突出成績的背后,是政府的辦事高效以及對民營企業的政策支持。“雖然,我們這次調研座談的主題是深化魯港合作,助力山東更高水平對外開放。但毫不夸張地說,山東在高科技企業和技術發展方面,也有很多值得香港學習和取經的地方。看到這么多山東改革創新的顯著成果后,委員們回港后不僅能講好山東故事,也會傳遞給企業家來山東投資的信心以及激勵香港科研人才,繼續堅持不懈追求創新。”

調研組認為,隨著發展數字經濟、培育新興產業、改造升級傳統產業等領域在山東風生水起,不斷取得新成效,港澳與山東在推動高水平合作、促進高質量發展方面迎來了新機遇。推動科技創新、發展新質生產力,魯港澳具有廣闊的合作前景。

施乾平建議,在創建國家和省重點實驗室,特別是海岸與海洋工程實驗室等方面,積極與港澳創新科技中心和科技人才合作,學習借鑒世界領先技術,借助港澳加大科研成果專利申請,推動科研成果轉化,力求在基礎性重大研究上取得突破。

“面對新的發展機遇和挑戰,魯港澳之間要共同推動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的發展。”胡劍江建議,通過共建科技創新平臺、開展聯合研發等方式,進一步打造兩地科創企業便利的交流合作平臺,山東省可以積極引進港澳地區的先進科技和創新資源,推動本地產業升級和科技創新。三方還可以通過共建研發機構、聯合實驗室等方式,加強在人工智能、生命科學、未來網絡等領域的合作,共同突破關鍵核心技術。精準對接需求、暢通交流渠道,實現科技與產業的深度融合。

胡劍江建議,深化魯港澳合作需要建立健全合作機制。加強政策溝通、協調配合,共同推動合作項目的落地實施。同時,還應該建立定期交流機制,及時溝通合作進展和遇到的問題,確保合作取得實效。他表示,作為政協委員,在促進香港、澳門和山東交流合作的過程中,要就政策執行情況進行調研,針對性建言獻策,利用自身所在社團的資源和影響力,搭建常態化的交流平臺,促進香港、澳門和山東之間的信息交流與合作。

促進人才交流 筑牢發展基石

調研組一行在與走訪企業相關負責人交流的同時,也得出“人才是產業發展關鍵”的結論。香港、澳門擁有高質量的教育和研究環境,培養了一批擁有國際視野和專業技術的高素質人才。自2018年以來,山東省已與香港大學、科技部駐香港辦事處建立長期合作關系,成立人才引進高校聯盟。在今年的魯港澳科技創新合作大會中,更是累計引進高層次人才300余人。

全國政協委員、澳門天津聯誼會會長陳季敏介紹,目前山東有近20家政府單位、高等院校與澳門科技大學展開合作。比如,濟南市人民政府、山東中醫藥大學與澳門科技大學、南粵(集團)有限公司攜手,共建魯澳中醫藥產業研究院、雙向建立魯澳中醫藥國際合作中心,聯合進行博士后、研究生人才培養,成立魯澳中醫藥科技轉化發展基金,支持研究院的科研成果轉化等。陳季敏建議,未來魯澳兩地應共同制定人才培養計劃,設立獎學金與實習項目,鼓勵學生互訪學習與實踐。同時,建立人才引進與交流中心,開展職業培訓與技術交流,為人才在兩地的發展提供便利。“在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雙方可共建聯合實驗室與研發中心,共享科研設備與成果,推動產學研用深度融合,加速科技成果的轉化與應用。”

馮藝東也表達了深化魯港澳人才深度交流與合作機制的重要性。馮藝東建議,在山東定期舉辦“魯港澳合作周”政企交流活動,由政府部門牽頭,邀請港澳地區產業及金融界知名企業家赴山東考察交流,為港澳企業家提供與山東各地政府企業交流合作的平臺;同時建立山東省政府人員與企業家赴港澳參訪培訓機制,深入了解港澳地區先進管理經驗以及金融創新、國際貿易等方面的成功案例,增進三地互信,推動山東經濟高質量發展;此外,在深化魯港澳高校合作與招才引才方面可以實施“兄弟院校”平臺建設與“魯港澳高校師生交流計劃”,強化山東省高水平大學與港澳知名高校合作關系,支持省內高校開展港澳教育交流項目,通過設立專項獎學金、增加交流訪學項目、建設實習實訓基地等方式,為港澳學生提供在山東學習、實習、就業和創業機會,讓更多港澳人才了解山東、宣傳山東、留在山東。

“新質生產力的發展、高質量發展以及對外開放,需要有國際視野的綜合型人才。”拜文匯建議出臺相關政策,加強魯港澳之間的教育合作、人才培養等,為山東的高質量發展和對外開放,提供強有力的支持。

“煙臺及威海的眾多高新技術企業,已經有全球領先的科技成果展現,航天港還設有航天科技研學營,提供基礎科普課、參觀商業火箭發射廠房等多項研學體驗。”孟麗紅建議,多組織港澳青少年參與此類的研學交流活動,既可以近距離、多維度地學習了解中國航天事業的發展,又可以激發青少年的科研熱情,讓港澳青少年增強對祖國的自豪感、認同感。

山東調研三(5760569)-20241125073911

調研組成員探討民營企業科技創新

強化優勢互補 提升合作能級

調研組表示,山東經濟總量大、工業基礎雄厚,是全國重要的農業和能源基地,港澳兩地背靠祖國、聯通世界,既是中國與世界聯系的橋梁紐帶,也是世界進入中國的窗口和門戶,充分發揮魯港澳各自的資源稟賦、產業及區位優勢,就能繪就出“錯位+協同”的亮麗篇章。

據介紹,自2009年起,魯港之間建立了交流合作高層推動機制,并連續12年舉辦山東周活動,2023年將香港山東周延伸到澳門,成功舉辦2023、2024港澳山東周,在鞏固科技創新、數字貿易、文化旅游、青年交流等領域合作的基礎上,積極拓展財金聯動、文物聯展等合作新領域,構建起魯港澳多領域、高層次合作新格局。

陳季敏表示,香港作為國際金融、國際貿易和國際航運中心,澳門作為世界旅游休閑中心,二者均擁有先進的現代服務業和豐富的國際資源。山東則擁有雄厚的產業基礎和廣闊的市場空間。多年前,魯澳已締結友誼,雙方在經貿、文化等多領域展開了廣泛的交流合作。未來,雙方還可以在多個領域實現更高層次的交流與合作。

“比如澳門以葡式建筑、綜合旅游休閑及美食文化享譽全球,而山東則憑借海濱風光、歷史文化與民俗活動吸引八方來客。山東16個地級市可結合自身旅游特色,與澳門攜手在國際旅游市場,尤其是葡語國家市場共推品牌。針對多元化游客需求,雙方共同開發精品旅游線路,并借鑒澳門建設世界旅游休閑中心的經驗,合作舉辦旅游從業人員培訓,建立高標準的服務質量監管體系。”陳季敏說,港澳山東周等活動可以進一步升級,通過一站式服務促進兩地企業深度交流。同時,雙方還可以在現代服務業、中醫藥產業、農業等領域加強產業合作,如共建中醫藥產業園,推動中醫藥國際化;加強綠色低碳金融合作,提升兩地產業國際競爭力。

孟麗紅通過此次實地考察,看到了山東作為農業大省的豐富物產,且相較于國際知名農產品來說更是價廉物美。“煙臺蘋果價格只有新西蘭蘋果的1/10。”孟麗紅認為,應該在包裝和宣傳方面進一步提升。“包裝、營銷和推廣,搭建國際貿易平臺,恰恰是香港的強項。這也是深化魯港合作的方向之一,可以推動更多山東的優質農產品走向國際市場、打造山東國際農貿品牌。”

作為香港山東社團總會會長的全國政協委員朱新勝在魯港交流合作上已經做了很多實踐。今年8月他就組織了百人左右的參訪團,先后去了濟南、淄博、濰坊三地。“在參訪前我充分征求了團員意見,包括他們對哪些企業感興趣,想跟企業中什么樣的人員進行交流。由于前期溝通得比較充分,交流互動的效果也很理想。”朱新勝說,借助香港山東社團總會這樣的愛國愛港社團平臺,日常可以做的工作有很多。不僅是人文層面的交流交往,更可以推動促成項目落地,真正發揮好“超級聯絡人”的角色,將深化魯港澳合作落在實處。

胡劍江表示,港澳與山東在市場需求、要素流動等方面具有很強的互補性。在“一國兩制”下,香港是中國唯一實行普通法的司法管轄區,山東企業在開展國際經貿活動時,選用港澳作為爭議解決地,聘用港澳律師提供法律服務,可以更好地維護我國企業海外合法權益,為國家更高水平對外開放作出積極貢獻。

“中小企業、民營企業是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力量。”馮藝東建議積極搭建魯港澳中小企業跨境交流平臺。“當前山東省正處于向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轉換的關鍵時期,充分借力港澳資本市場與國際資源,進一步開拓中小企業,特別是具備較強發展潛力的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的市場空間,對整體產業提質增效意義重大。”

全國政協委員、港澳臺僑委員會委員劉曉冰表示,這幾天在山東的調研,讓港澳委員對內地的情況、特別是對山東的發展更加了解,增強了大家對國家發展、來內地投資興業的信心。今后要更好發揮港澳臺僑委員會的優勢,更多為地方發展搭建平臺,發揮人民政協人才薈萃,智力密集的優勢,圍繞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議政建言,助推國家重大決策部署的落地見效。

全國政協委員、港澳臺僑委員會委員郭軍表示,山東更高水平的對外開放要關注兩點,一是關注國際市場,擴大國際影響;二是關注國際人才,提高國際競爭力。在這兩方面,港澳地區獨特的窗口、橋梁作用非常突出,值得深挖。山東要通過港澳的區位優勢、政策優勢、人脈優勢,更好地對接國際市場,廣攬人才。同時也要練就內功,創造良性引才環境,讓山東經濟發展中不斷涌現的原創性、顛覆性的科技發明有更大范圍的應用空間。

全國政協常委、港澳臺僑委員會主任劉賜貴表示,調研組在山東圍繞“深化魯港澳合作,助力山東更高水平對外開放”開展專題調研并召開對口協商會,是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人民政協成立75周年大會上重要講話精神的務實行動,是搭建政協委員同中央和國家有關部門對話交流、懇談溝通平臺的重要舉措,目的是推動魯港澳進一步深化務實合作,為山東更高水平對外開放獻智出力。

調研組表示,廣大委員要進一步發揮自身優勢,把山東市場廣闊、產業體系完整、科教實力雄厚等優勢,與港澳國際聯系廣泛、專業服務發達、科技創新領先等優勢結合起來,做好“引進來”“走出去”的工作,更好發揮港澳委員“雙重積極作用”,廣泛凝聚社會各界共識,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貢獻力量。(文/圖 本報記者 劉圓圓)

編輯:李敏杰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日韩精品免费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五十六十老熟女中文字幕免费 | 久久国产精品湿香蕉网 | 日本欧美一级二级三级不卡 | 亚洲乱码成熟在线视频播放 | 日韩美女少妇免费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