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生態>資訊
珠江"壓咸補淡"應急水量調度20年累計調水756億立方米
人民政協網北京11月25日電(記者 王菡娟)記者從水利部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珠江流域
澳門三面環海,陸地面積小,淡水資源匱乏,95%以上的淡水由珠海通過供水管道輸送給澳門的水廠。21世紀以來,隨著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用水量不斷增加,加上全球氣候變化影響,澳門、珠海等地頻頻遭受咸潮災害襲擊。2004年秋季,珠江三角洲地區遭遇了異常兇猛的咸潮,威脅澳門、珠海等地供水安全。同年11月,水利部組織珠江水利委員會全面啟動應急供水保障工作。經周密籌劃,2005年春節前夕從千里之外的上游水庫應急調水至珠江口,以壓制咸潮、保證
據水利部副部長王寶恩介紹,為更好地開展“壓咸補淡”調度工作,2006年成立珠江防汛抗旱總指揮部,為全國首個將抗旱職能納入統一管理的流域性總指揮部,有力推動“壓咸補淡”調度從被動到主動、從應急到常態、從局地到流域,全流域統一調度更加有力高效。
同時,水利部系統謀劃珠江流域水資源配置工程體系,西江龍灘水電站、大藤峽水利樞紐等一批重大水利工程先后建成并投入使用,構筑起珠江流域堅實的供水保障防線,并在多次抗旱保供水中發揮了關鍵作用。2016年,水利部與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還簽署《澳門附近水域水利事務管理的合作安排》,建立固定交流機制,為進一步深化內地與澳門水利務實合作奠定良好基礎。
“珠江‘壓咸補淡’應急水量調度實施20年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水利部不斷強化流域統一規劃、統一治理、統一調度、統一管理,構建了流域當地、近地、遠地梯次供水保障‘三道防線’,組織珠江委與廣西、廣東等省(自治區)有關部門,落實預報、預警、預演、預案
編輯:秦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