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生態>資訊
多項綠色能源鄉村振興成果在第二屆鏈博會上發布
人民政協網北京11月29日電(記者 王菡娟)作為第二屆鏈博會清潔能源鏈的重要組成部分和配套活動之一,由中國能源研究會聯合業界相關機構共同舉辦的“清潔能源產業鏈成就專題會”系列活動同期舉辦。在“清潔能源產業鏈成就專題會”主題大會上,發布了“綠色能源賦能鄉村振興”大型公益品牌活動系列成果。龍源江西九江永修戶用分布式光伏項目、支撐新型電力系統建設的“零碳鄉村”項目、青海“石榴籽”電力流動驛站、達拉特旗農村集體經濟15MW分散式風電項目等14項案例獲評“綠色能源賦能鄉村振興典型案例”。
據介紹,在2023年“首屆鏈博會·清潔能源鏈成就專題會”上,中國能源研究會品牌分會、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能源轉型中心等共同發起“綠色能源賦能鄉村振興”大型公益品牌活動。
活動以鄉村振興為“敘事背景”,以能源綠色低碳發展現狀為“導引”,以發現、挖掘和鼓勵綠色能源大規模推廣應用為“出發點”,打造 一場集“學術交流、產業鏈發展、國際品牌塑造”
第二屆鏈博會舉辦之際,“綠色能源賦能鄉村振興”大型公益品牌活動再出發,開啟一周年特別策劃。面向社會各界征集能源與鄉村振興共同發展、相互賦能的典型案例。經過企業申報、專家推薦,通過專家、媒體多維度論證評價,最終評審出14項典型案例,4個榜樣人物,在第二屆鏈博會期間揭曉。
專題會上,多個獲獎典型案例項目相關負責人分享了案例經驗。
“國蛟一號”助力浙江最后一個“孤網”鄉鎮聯網案例中,國網浙江電力舟山供電公司“國蛟一號”國家海洋輸電技術團隊克服多重困難險阻,連續鏖戰9天9夜,創新采用“基巖棧橋”的敷設方式,圓滿完成海纜敷設任務,助力東極島用上大網電,供電能力提升十倍以上,更好地滿足偏遠海島鄉村用電。
支撐新型電力系統建設的“零碳鄉村”案例中,國網青海電力海東供電公司依托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縣班彥村建成的2兆瓦扶貧光伏電站,在班彥村通過建設低壓分布式光伏、用戶側儲能、小型生物質電廠、“光儲充”一體化停車場以及“源網荷儲”微電網一體化智慧能源管控平臺,構建以臺區為單位“自發自用、余電上網”的并網型微電網,打造具有“綠色、安全、智慧、融合”全時段電能綠色供應的新型電力系統。
在會上,“綠色能源賦能鄉村振興”大型品牌公益活動品牌代言人啟動招募,由企業推選在綠色能源賦能鄉村振興實踐中表現突出的基層員工擔任,進一步弘揚綠色能源理念,激發基層員工的積極性與創造力,共同為助力實現“雙碳”目標、實現鄉村振興貢獻智慧和力量。
編輯:秦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