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協商議政>協商建言
加快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
■ 全國政協委員張旭:支持國家高新區打造成為新質生產力引領區
國家高新區正在成為我國新質生產力的重要策源地和承載區。面向新形勢新要求,為實現高質量發展提供新的戰略引擎。建議——
一、 出臺支持國家高新區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政策文件,更好發揮國家高新區的支撐引領作用。
二、 支持國家高新區布局更多新質生產力平臺,加快突破一批關鍵核心技術和標志性重大戰略產品。
三、 支持國家高新區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著力打造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等新增長引擎,加速培育孵化未來產業。
四、 支持國家高新區深化新一輪體制機制改革,為國家層面的全面深化改革探索新的路徑。
五、 支持國家高新區培育一流創新人才,打造與新質生產力發展相匹配的新型勞動者隊伍。
■ 全國政協委員方潔:數字化綠色化協同打造新質生產力
推動數字化綠色化協同發展(簡稱“雙化協同”),對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意義重大。當前我國雙化協同過程仍面臨一些難點卡點。建議——
一、 探索雙化協同發展路徑,為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指明方向。逐步推動雙化協同向全行業覆蓋、向欠發達地區延伸。
二、 加強雙化協同科技創新,為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增強動能。以新型舉國體制推動重大科技項目攻關,引導數字技術和綠色技術融合發展。
三、 推動數字化賦能產業綠色轉型,為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提供載體,構建數字化綠色管理體系和數字化綠色產業鏈、供應鏈。
四、 推進數字產業綠色低碳發展,為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消除隱憂。
■ 全國政協委員吳沛新:優化政策生態 加快提升生物制造潛力
生物制造正迅速崛起,成為未來產業的新賽道和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新引擎。目前,我國生物制造領域與建設世界科技強國要求相比,仍存在一些短板和弱項。建議——
一是探索產業發展新模式。建議設立專門的生物制造產業基金,為產業可持續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二是引導產業集群發展,建議設立生物制造新產品新技術先行示范區、發揮產業集群效應,推動跨界融合發展。
三是加強基礎研究和技術創新,建議加大研發投入,提高科技資源供給,突破底層關鍵技術。
四是優化政策生態,建立創新產品安全性評價與審批制度,加快促進成果轉化應用,健全要素參與收入分配機制,營造有利于新質生產力發展的生態。
編輯:魯雅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