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資訊 綠·聲音 綠·生活 綠·人物 綠·能源 綠·產業

首頁>生態>資訊

《中國溫室氣體公報(2023年)》發布

2023年我國區域二氧化碳呈增加趨勢

2024年12月05日 17:10  |  來源:人民政協網 分享到: 

人民政協網北京12月5日電(記者 王菡娟)12月5日,中國氣象局發布的《中國溫室氣體公報》(以下簡稱公報)顯示,2023年我國區域大氣本底站觀測到的二氧化碳和甲烷濃度與2022年相比呈增加趨勢。

這是中國氣象局連續第13年發布中國的溫室氣體監測情況。公報是中國氣象局服務應對氣候變化工作及完成我國“雙碳”目標的重要決策服務產品之一,與世界氣象組織發布的《WMO全球溫室氣體公報》相呼應。

公報顯示,2023年瓦里關全球大氣本底站觀測到的二氧化碳年平均濃度為421.4±0.1ppm,與北半球中緯度地區平均濃度大體相當,相比2022年增量為2.3ppm,與全球同期增量相當,但略低于近十年增量的平均值(2.4ppm),利用衛星遙感監測也顯示,中國陸地區域年平均大氣二氧化碳濃度增量略低于過去10年(2014—2023年)平均增量(2.4ppm)。甲烷和氧化亞氮年平均濃度分別為1986±0.6ppb、337.3±0.1ppb,較2022年增量分別為8ppb、0.8ppb,低于全球同期增量。

世界氣象組織全球大氣觀測計劃(WMO/GAW)負責協調溫室氣體的全球網絡化觀測和分析,自2004年開始,每年發布一期全球溫室氣體公報,對全球大氣中溫室氣體變化情況進行分析。今年10月28日,世界氣象組織發布了第20期全球溫室氣體公報。公報指出,2023年全球大氣主要溫室氣體濃度繼續突破有儀器觀測以來的歷史紀錄,二氧化碳、甲烷和氧化亞氮的年平均濃度分別達到420.0±0.1ppm、1934±2ppb、336.9±0.1ppb,相對于2022年年均濃度的增量分別為2.3ppm、11ppb、1.1ppb。公報指出,二氧化碳在大氣中的累積比人類存在以來的任何時候都快,當前濃度比前工業化時代(1750年之前)水平高出了51%。

中國氣象局在世界氣象組織框架下,負責中國區域的溫室氣體高精度觀測,所用的方法、標準、流程均與國際接軌。截至目前,中國氣象局組建了包含1個全球大氣本底站、1個境外大氣本底站、7個區域大氣本底站、10個大氣本底試驗站、120個高精度溫室氣體站在內的國家溫室氣體觀測網,實現對《京都議定書》管控的7大類30余種溫室氣體(CO2/CH4/N2O/SF6等)觀測,形成觀測-運行監控-維護標校-質量控制-應用分析等于一體的溫室氣體本底觀測業務體系。其中,瓦里關全球大氣本底站是世界氣象組織全球32個大氣本底站之一,經過30年建設,已實現對溫室氣體全天候、高密度觀測,其觀測數據的可靠性和國際可比性得到了國際社會的普遍認可。

中國氣象局作為應對氣候變化工作的科技、基礎性支撐部門,在溫室氣體監測、評估、計量標準、碳源匯核算等領域不斷發揮自身優勢和重要作用。未來,中國氣象局將加快構建覆蓋我國主要城市和區域的國家溫室氣體觀測網,加強高精度大氣溫室氣體監測與動態分析,持續加強碳源匯評估與核算技術研究,為實現我國碳達峰目標和碳中和愿景提供有效數據支撐。

編輯:秦云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制服丝袜在线观看亚洲不卡 | 婷婷色五月亚洲国产 | 久久99久久99精品免视看国产 | 中文字幕乱码免费不卡精品 | 亚洲欧美中文一区二区三区 | 色yeye网址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