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要聞 統戰時訊 民族宗教 非公經濟 中央社院 新的社會階層人士 黨外知識分子 涉疆涉藏

首頁>統一戰線>民族宗教

構建互嵌式社會結構和社區環境現場推進會在深圳召開

2024年12月06日 19:19  |  作者:奚冬琪  |  來源:人民政協網 分享到: 

人民政協網深圳12月6日電(記者 奚冬琪)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加快構建互嵌式社會結構和社區環境,促進各民族廣泛交往交流交融,12月3日至4日,國家民委在廣東深圳召開構建互嵌式社會結構和社區環境現場推進會。國家民委副主任、黨組成員邊巴扎西出席會議并講話。

此次會議旨在總結交流各地構建互嵌式社會結構和社區環境,推動各民族全方位嵌入的經驗做法,研究分析面臨的形勢和存在的問題,進一步統一思想、提高認識,明確目標任務和路徑方法,促進各民族廣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

在案例分析與學術沙龍上,上海市民宗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毛俊介紹了上海市深入開展“家在上?!逼放苿摻?,扎實推進各民族互嵌共融的經驗做法。

毛俊說,為扎實推進各民族互嵌共融,上海探索提出“結對認親”“地校共建”“社區融入”三條實踐路徑,一是廣泛動員單位、個人積極參與結對活動,通過單位對單位、單位對個人、個人對個人等多種形式,形成長期穩定的合作網絡,培育來滬各民族群眾的歸屬感、認同感;二是打通學校和社會的聯系,匯聚各高校和民族班所在社區各方面的力量,支持引導學校與所在街鎮、社區、區域單位結對共建,通過實踐鍛煉、交流參訪、聯誼活動等,促進學生更好地了解上海,更好地融入城市;三是解決好來滬各族群眾的“急難愁盼”,引導動員他們深入參與到社區公共事務、公益事業、公共文化活動中來。

青海省海東市素有“拉面之鄉”的美譽。從20世紀80年代起,海東人就憑著拉面手藝走出家鄉。一碗小小的拉面不僅成就了一個產業,更成為推動地方經濟發展和民族團結的重要力量。為了讓“海東拉面人”更好地融入城市青海省海東市委統戰部常務副部長、市民宗委主任李加東智介紹,海東市出臺了一系列指導性文件,幫助拉面從業人員堅定發展信心,確保拉面產業平穩健康發展;強化資金投入,市財政設立拉面產業發展專項資金,用于帶薪實訓、新開店補助、品牌示范店培育、品牌推廣宣傳等;開展精準培訓,為拉面發展提供人才保障。

“我們主動與流入地政府及相關部門聯系對接,先后與14個省的46個地市簽訂了《少數民族流動人口跨區域服務管理協作協議》?!崩罴訓|智說,“在拉面從業人員相對集中的88個城市設立勞務辦事機構,派駐專職工作人員,開展經常性互通情況、協作聯動。在多個城市設立流動黨員黨支部、組建了拉面商會協會,進一步引導‘海東拉面人’誠信經營、主動服從當地黨委政府管理?!?/p>

在陜西省西安市雁塔區電視塔社區,這里通過形式多樣的民族特色文藝聯演、特色小吃、民俗文化的交流,搭建中華傳統文化的交流互鑒互融平臺,增強各族群眾對中華文化的認同。連續7年邀請少數民族群眾參與社區組織的傳統節日主題文化活動;連續4年舉辦“民俗鄉親一碗面”民族團結大聯歡活動,活動現場有上千人參加義診就診、文藝匯演、工藝展示、美食品鑒等項目;不僅多次協助少數民族群眾開展農副產品展示活動,還先后舉辦民族風俗文化的系列知識講座30余場?!霸趨^委區政府的支持下,社區修建了西安市首家‘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題公園,承辦了全市‘少數民族流動人口服務站’現場觀摩會,獲得一致好評。”社區黨支部書記、居委會主任王曉龍說。

作為一個有漢、彝、苗等16個民族居住的水庫建設搬遷社區,云南省楚雄市鹿城鎮栗子園社區成立14年來,堅持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以推動各民族全方位嵌入為目標,積極構建開放包容、融榮共居的互嵌式社區環境。

社區黨總支書記呂燕介紹,多年來,栗子園社區不斷探索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新途徑,把“以文育人、以文聚力”作為增進民族團結、凝聚人心的重要載體,常態化舉辦“我們的節日”中華傳統節日、各民族傳統節慶以及各類文體娛樂活動,深入開展各族居民交流交往交融的群眾性活動,用中華文化浸潤人心,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編輯:周佳佳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日本阿v片在线播放免费 | 亚洲欧洲日本精品专区 | 亚洲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在线120秒观看视频日本大片 | 日本AⅤ碰碰碰视频 | 五月天丁香婷婷激情综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