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協商議政>政協動態
“民之關切”就是“行之所向”
——寧波市政協在厚植為民情懷中書寫責任擔當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先后六次考察浙江。寧波市政協牢記殷殷囑托,始終堅持“人民至上”,將“民之關切”作為“行之所向”,與黨委政府同題共答、同頻共振、同向共進。
■ 履職臺賬里 滿滿是民生
“金融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設有哪些政策舉措?如何有效落地?”“建設高質量適老宜居環境是‘甬有安居’的重要一環,如何提高適老化改造服務水平?”
……
在寧波市政協今年召開的“甬有安居”民主評議主席議政會上,委員們通過一問一答式真評真議,對“甬有安居”工作提出意見建議,職能部門積極互動回應。
聚焦擦亮“浙里甬有”幸福民生品牌,十六屆寧波市政協已開展“甬有善育”“甬有頤養”“甬有安居”等3場評議活動,有力推動嬰幼兒照護服務、社會養老服務、新型住房保障等民生實事落地。
一片茶葉,事關百姓的日常生活,也關乎廣大茶農的“錢袋子”;青少年心理問題揪著每一位家長的心,事關千家萬戶幸福安康;推動學前教育托幼一體化建設,是營造友好生育環境的重要一環;技能人才收入的穩步提升,可以吸引越來越多年輕人“以技傍身”,實現高質量就業……
聚焦群眾關切的民生問題,寧波市政協組織開展的委員月談會,尋短板、破難題,“月談”越精彩。
“5年來,主席會議成員走訪委員550余人次,常態化開展‘履職服務為民’‘六送下鄉’等活動,舉辦各類惠民活動16場次,服務群眾6000人次。”翻開寧波市政協的履職臺賬,里面記載的是滿滿的“民生”。
■ 搭建更多平臺 實現“雙向奔赴”
近日,寧波海曙區政協童心夢課堂委員工作室開展以“無人機世界”為主題的公益科普課,讓130余位小學生近距離感受科技的魅力。這個通過向孩子們播撒科學種子、用科技點亮青少年童心夢的委員工作室已圈粉無數,成為當地孩子課外最記掛的去處,受到群眾和社會的普遍贊譽。
在寧波,像這樣的委員履職平臺還有很多:江北區外灘公益委員工作室以委員的點滴溫情,匯成公益的涓涓江河;北侖區“臻心匯”助企委員工作室聚焦助企惠民主題,推動解決了園區產業工人一系列急難愁盼問題;奉化區“兩岸交流”委員會客廳譜寫了海峽兩岸共謀鄉村振興的生動故事,促進了兩岸合作與交流。
今年以來,寧波市政協注重發揮委員工作室界別優勢,通過制度創新,著力提升委員工作室效能。鄞州區“書香東勝”委員工作室探索形成輪值活動制度、項目領辦共辦制度,相繼推出“一米看寧波”“文藝導師進社區”等一批持續性強、反響熱烈的活動和項目;鎮海區莊市街道科創委員工作室致力于發揮“輪值主任”制度的“領頭雁﹢”獨特作用,形成了從個體“帶頭”到群體“爭先”的良好局面;寧海縣婦聯界別“幸福家”委員工作室建立項目領辦履職機制,把個體優勢轉化為群體優勢,促成從“問需群眾”向“回應群眾”的轉變……
一系列生動的案例為寧波各級政協委員“服務為民”探索出了一條條全新的履職路徑,委員工作室和界別的雙向履職交流機制為“人民政協為人民”作出了生動詮釋。
■ 初心見行動 為民在基層
基層廣闊天地,青年大有可為。通過下沉基層開展工作,市政協基層善治二組組長劉鵬實實在在感受到了火紅的青春、火熱的心。“這次為民實踐活動收獲很大、體會很深,基層干部身上的那份情、那股勁,非常值得我們學習。”
面對拆遷安置小區住戶多、租戶多、情況復雜的現狀,基層善治小組緊急參與到社區解惑釋疑小分隊中,依托市政協民情聯絡站,對社區陽光家園這一案例開展擴面調研,撰寫了《當前“殘疾人之家”建設存在三方面問題有待協調改進》等社情民意信息。
3年來,結合“聯鎮街入村社”活動,市政協機關年輕干部通過“初心見行動”為民實踐活動走出辦公室走親連心,積極參與文化惠民、關愛老人、基層治理等志愿服務。
今年“初心見行動”為民實踐活動再次迭代升級——28名年輕干部分小組深入各地,開展“陽光助行”捐贈、開設“流動法律診所”等活動33次,服務800余人次,上報社情民意信息3篇,其中《關于寧波加快推進“人工智能﹢”深度應用的建議》得到寧波市委書記彭佳學批示,2個小組被推薦參加“一線賦能、實干奮進”活動成果展示。
“市政協的年輕人下沉基層,為基層破堵點、解難題。”市政協機關年輕干部的認真勁贏得眾多基層干部的認可與肯定。
“‘我為寧波發展獻一策’、導師幫帶‘一幫一’和‘初心見行動’為民實踐等三項活動已成為機關干部深入一線了解情況、錘煉本領的重要平臺,成為市政協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的創新之策。”市政協主席陳龍在市政協“一線賦能、實干奮進”活動成果匯報會上如是說。
陳龍表示,今年是習近平同志在浙江提出“建立健全為民辦實事長效機制”決策部署20周年,寧波政協將深入踐行人民政協為人民理念,扎實開展履職為民工作,助力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在厚植為民情懷中書寫責任擔當。(本報記者 鮑蔓華)
編輯:董雨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