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法治>資訊
最高人民法院發布依法懲處安全生產資格證書涉假犯罪典型案例
人民政協網北京12月24日電(記者 徐艷紅)安全生產資格證書涉假問題給企業生產、公共安全埋下重大事故隱患,一些不法分子受利益驅動,心存僥幸、鋌而走險,有的甚至形成跨省特大偽造、變造、買賣安全生產資格證書的黑灰產業鏈,嚴重擾亂安全生產秩序,危害公共安全,侵害人民群眾合法權益。為有力震懾犯罪,警示教育社會公眾,筑牢防范安全生產資格證書涉假問題防火墻,今日,最高人民法院遴選發布5件安全生產資格證書涉假犯罪典型案例。此次發布的案例,具有以下特點:
體現依法嚴懲。人民法院審理安全生產資格證書涉假犯罪案件,始終堅持“嚴”字當頭,切實維護安全生產秩序和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在嚴懲對象方面,對于偽造、變造、販賣特種(設備)作業人員操作證的犯罪團伙主犯,嚴重危害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知假買假用假人員和單位,相關假冒政府網站、假驗證APP、涉假證信息發布和營銷平臺的經營者,倒賣或幫助考生通過作弊獲得安全生產資格證書的培訓機構法定代表人、實際控制人或者負責人等,堅決依法從嚴懲處,該判處重刑的堅決依法判處。在從嚴情節認定方面,對于實施偽造、變造、買賣國家機關證件、印章犯罪規模大、持續時間長,偽造證件類型特殊、數量多、危害大的犯罪分子,依法認定為“情節嚴重”,
突出全鏈條打擊。近年來,安全生產資格證書涉假犯罪呈現產業化、鏈條化趨勢。人民法院在審理此類案件時,注重打源頭與打市場并舉,認真審查假冒證書來源和去向、非法獲利資金流向、涉案人員關系網和所處層級等證據,查明“產供銷”各環節犯罪,確保全鏈條打擊安全生產資格證書制假、售假、買假、用假以及由此衍生出的假驗證、假考核、假營銷等犯罪。此次發布的孫某強、韓某平等偽造國家機關證件、印章案,就是一起通過設立虛假官方網站、網頁,大肆偽造特種作業操作證的源頭性犯罪;練某文買賣國家機關證件案,則是一起企業管理人員違法購買假特種作業操作證供員工使用的末端犯罪;劉某政等偽造、買賣國家機關證件案,涉及偽造、買賣特種作業操作證上下四個層級的犯罪,各被告人通過網絡取得聯系并最終形成完整犯罪鏈條,社會危害嚴重。人民法院通過查明各環節被告人的犯罪事實,依法定罪量刑,實現全鏈條打擊。
編輯:錢子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