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資訊
?6G前沿技術與趨勢論壇成功召開
12月19-20日,以“6G通感算智融合創新,引領未來通信新潮流”為主題的第三屆6G前沿技術與趨勢論壇在北京召開。本屆論壇由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中關村科技園區管理委員會指導,中關村泛聯移動通信技術創新應用研究院(以下簡稱“中關村泛聯院”)主辦。論壇歷時兩天,深度研討“6G+AI融合”“通信與算力融合”“通信與感知融合”等關鍵技術方向和發展路徑,舉辦1個主論壇、3個分論壇。
中國移動科學技術委員會副主任高同慶在致辭中表示,對如何做好央地協同、產學研用協同、國內國際協同,走好6G通感算智融合創新之路,提出三方面倡議:一是以技術創新為驅動,共建國家級科技創新平臺;二是以應用場景為牽引,打造開放共享研發試驗場;三是以開放共贏為理念,建強國際合作交流平臺。
北京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信息科技處韓健處長在致辭中表示,為進一步推動北京6G通感算智融合創新發展,建議一要攻堅克難,合力構建通感算智融合技術體系;二是凝心聚力,全力打造6G通感算智融合的實驗平臺和環境;三是開放包容,攜手拓展國際合作新空間。
中國工程院張平院士做了題為《ComAI: 理論技術及工程實踐》的開場報告,張院士提出了AI與通信深度融合思想框架-ComAI,深刻闡述了ComAI的內涵、基礎理論、關鍵技術,展示了其在6G智簡網絡、具身智能、多智能體協同通信等方面的廣泛應用潛力,有力支撐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的發展。
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交通大學教授張宏科做了題為《新型互聯網研究與探索》的報告,探討了新型互聯網的必要性,目標是超越傳統互聯網的局限性,特別是在不改變現有基礎設施架構,通過技術創新滿足特殊行業應用需求,并逐步實現技術升級。
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英國皇家工程院院士王江舟做了《6G協作通感一體技術展望》的報告,強調6G技術的發展需求,包括能耗效率提升和業務多樣化,以及6G技術的核心——深度融合通信、感知、計算和人工智能,實現全域智能服務。報告重點討論了通信與感知融合的必要性,展示通過多基站協作提高感知精度和降低干擾的技術進展,并指出當前面臨的技術挑戰,如性能指標差異和信道模型構建,呼吁業界進一步研究相關解決方案。
中關村泛聯院院長、中國移動研究院院長黃宇紅發表題為《構筑6G智簡基座,共創智慧泛在未來》的報告,提出以“智簡”為靈魂、“底座+內核+中樞”相結合的6G通感算智融合基座,實現從“通+X”到“通+感+算+智”的一體協同與系統性創新,打造能力開放范式,賦能千行百業。
6G通感算智融合創新開放實驗室揭牌儀式
會上,6G通感算智融合創新開放實驗室正式揭牌成立。該實驗室由中關村泛聯院牽頭建設,首批聯合建設成員包括中國移動研究院、北京郵電大學、中國移動北京公司、中信科移動、浪潮通信、聯想、飛騰、摩爾線程、vivo、亞信,致力于共同加速推進6G技術研究進程及通感算智融合技術攻關,培育自主可控的6G產業生態。(通訊員 劉思)
編輯:馬嘉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