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法治>資訊
切實維護好實現好廣大勞動者合法權益
——三部委聯合發布勞動法律監督“一函兩書”典型案例
這10件典型案例突出法院、檢察院司法職能與工會勞動法律監督“一函兩書”的銜接協作,為工會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提供司法保障,合力推動解決農民工、環衛工人、工傷職工等群體勞動報酬、傷殘津貼被拖欠等問題,落實職業病防治等監管責任,保障戶外勞動者高溫天氣津貼發放、快遞員工傷保險等權益。
在青海省總工會、青海省人民檢察院運用“一函兩書”協作機制保障快遞企業勞動者工傷保險權益案例中,青海省人民檢察院(以下簡稱青海省檢察院)會同省總工會、省社保局、省郵政管理局等單位對全省范圍內快遞企業參加工傷保險進行數據比對,并向部分快遞人員了解情況,發現全省有60余家快遞企業存在斷繳或未繳納工傷保險費的情形,存在損害勞動者合法權益的風險和隱患。
為維護快遞企業職工合法權益,青海省總工會與青海省檢察院建立“一函兩書”協作機制,以部門聯動機制保障勞動者合法權益。青海省檢察院在了解掌握本省快遞員的工作狀況以及工傷保險缺失的實際情況后,于2024年6月以行政公益訴訟立案。經進一步詳細調查后,青海省檢察院向青海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以下簡稱省人社廳)發出行政公益訴訟檢察建議,建議其核查本省范圍內已取得郵政管理部門快遞業務經營許可、具備用人單位主體資格的基層快遞網點參加工傷保險的情況,督促相關快遞企業依法繳納工傷保險費,保障快遞員合法權益。
青海省人社廳收到檢察建議后高度重視,分別向社保經辦機構和郵政管理局下發核查通知,在全省范圍內開展基層快遞網點未參加工傷保險問題排查工作,并建立基層快遞網點優先參加工傷保險工作會商機制,召集郵政管理部門及快遞企業代表召開工作會議,現場研究存在問題,分析研判工作態勢,提出解決措施。通過與企業溝通協調、宣傳法律法規等措施,督促企業落實整改。目前,斷繳、漏繳的53戶企業已正常繳費,未參加工傷保險的13戶企業已于2024年8月底全部登記參保,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得到了有效保障。
本案是工會運用“一函兩書”制度協同檢察機關辦理的勞動者工傷保險公益訴訟案,為工會組織協同檢察院、人社等部門,在現有法律框架之內,不斷健全完善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包括工傷保險在內的各類社會保險制度提供了工作思路。案件辦理過程中,檢察機關與工會開展了深入調研,梳理分析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參加工傷保險的基礎情況,結合勞動者的實際需求,發揮檢察公益訴訟監督和勞動法律監督協同作用,積極穩妥推進問題的解決。
除此之外,還發布的另外九件案例是:天津市河北區檢察院、法院聯動化解武某英等97人與某環境衛生管理所勞動爭議;黑龍江省延壽縣“法院+工會”促推用人單位主動履行定期支付傷殘津貼義務;江蘇省鎮江市司法建議助力工會在用人單位單方解除勞動合同中發揮監督作用;浙江省寧波市人民檢察院制發檢察建議督促規范小微放射診療機構職業病防治;福建省廈門市湖里區引入“12368”熱線助力工會化解農民工異地維權難;湖北省鄂州市“一函兩書”與司法建議書聯動化解某鋼鐵公司社會保險勞動爭議;重慶市北碚區運用勞動法律監督聯動化解某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加班工資勞動爭議;四川省都江堰市“檢察+工會”督促落實勞動者職業病防治監管責任;貴州省冊亨縣人民檢察院制發檢察建議督促規范勞動者高溫天氣津貼發放。
各級工會和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要強化責任擔當,深刻認識依法保障勞動者合法權益的重要性,以案為鑒,加大對侵害勞動者合法權益行為的監督糾正力度,切實維護好實現好廣大勞動者合法權益。
編輯:錢子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