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生態>資訊
全國氣象高質量發展評估顯示:近五年氣象高質量發展評分年均增長4.9%
人民政協網北京12月31日電(記者 王菡娟)12月30日,記者從中國氣象局新聞發布會獲悉,圍繞氣象科技創新、氣象基礎業務、氣象服務、氣象發展體制機制等四方面開展的氣象高質量發展評估結果顯示,2023年氣象高質量發展總體水平達80.3分,較2019年提升21.1%,年均增長4.9%。
氣象科技自立自強邁出堅實步伐。風云氣象衛星、北斗探空系統、新型天氣雷達等關鍵核心技術取得突破,區域/全球一體化數值預報系統實現高水平自主可控,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技術與氣象融合應用不斷深入;氣象科技體制改革不斷深化,協同創新機制更加完善;高層次人才隊伍規模不斷擴大,有力支撐
氣象基礎業務能力提高。中小尺度災害性天氣監測能力顯著提高,農業、生態、交通、海洋等領域專業氣象監測網持續完善,強對流天氣預警提前量達到43分鐘,臺風24小時平均路徑預報誤差最小至62公里;研發69個高價值氣象數據產品,提高氣象數據應用服務能力;中國氣象數據網新增用戶20.2萬個,總數突破50萬個;研發“風雷”“風清”“風順”人工智能氣象預報大模型,有力支撐精準預報。
氣象服務國家、服務人民成效顯著。氣象服務國民經濟產出比達1:50;聚焦農業生產、能源保供、交通運輸等重點行業領域,提供精細化氣象服務;預警信息發布公眾覆蓋率達98.8%;公眾氣象服務滿意度連續6年達90分以上;創建543個氣候生態品牌,農業、生態、文化旅游、冰雪經濟等產業新增經濟效益10%以上。
氣象發展體制機制日益健全完善。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保障作用,建立健全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落實機制;形成以《中華人民共和國氣象法》為主體,3部行政法規、19
據悉,本次評估以2019年數據為基準,與2023年數據作對比分析,加入2024年部分案例。
編輯:李律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