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協商議政>協商建言
以有組織科研推動新時代人民政協理論和實踐研究
第一,加強對人民政協工作規律性認識研究。在慶祝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成立75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以“十個堅持”系統總結了我們黨關于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的重要思想。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這是75年來特別是新時代以來人民政協事業發展經驗的集中體現,是新時代新征程做好人民政協工作的根本遵循,必須完整、準確、全面貫徹落實,并在實踐中不斷豐富和發展。”可見,新征程上,要把人民政協的顯著政治優勢更加充分發揮出來,就要深化對政協工作的規律性認識研究,特別是加強對“十個堅持”的理論研究、宣傳闡釋,在實踐中創新,以推進湖北政協事業的高質量發展。
第二,加強協商民主廣泛多層制度化發展研究。自黨的十八大提出“健全社會主義協商民主制度”“要完善協商民主制度和工作機制,推進協商民主廣泛、多層、制度化發展”以來,黨中央就制定了多項黨內法規,出臺了相關配套文件,不斷推動社會主義協商民主廣泛多層制度化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成立75周年大會上再次強調“按照中共二十大和二十屆三中全會部署,不斷推動協商民主廣泛多層制度化發展。”并提出了“五個是”的明確要求。在新時代,要全面發展協商民主,健全全過程人民民主制度體系,就必須要加強協商民主廣泛多層制度化發展研究。湖北省政協開展的“一線協商·共同締造”活動,以行動為載體,融合推進“政協委員服務基層、服務群眾”主題活動,助力解決了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基層治理堵點難點問題。省政協的專項民主監督聚焦長江生態環境保護、加快建設花湖國際自由貿易航空港、推進荊楚大遺址傳承發展工程、加強耕地“三位一體”保護等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深入協商建言、加強民主監督、廣泛凝聚共識,為全省高質量發展凝心聚力。這些均為我們的研究提供了實踐探索與理論源泉。
第三,加強政協專門協商機構作用發揮研究。在慶祝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成立75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人民政協要“充分發揮專門協商機構作用,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廣泛凝聚人心、凝聚共識、凝聚智慧、凝聚力量”,并提出五點要求。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對發揮人民政協作為專門協商機構作用作出重要部署。為此,我們要立足新時代、新要求,加強對發揮政協專門協商機構作用的研究,特別是政協工作機制、隊伍建設研究,讓專門協商機構作用和優勢充分發揮出來,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湖北實踐貢獻政協力量。
按照中共二十大、二十屆三中全會部署,圍繞更好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成立75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湖北省社科院將重點開展三個方面的專題研究。
一是圍繞健全深度協商互動、意見充分表達、廣泛凝聚共識的機制開展研究。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梳理其中關于協商民主、凝聚共識的重要論述,為機制研究提供堅實的思想理論依據。在此基礎上,聚焦參與協商平臺、協商流程與規則、凝聚共識的路徑等方面開展研究,關注傳統協商平臺與線上協商平臺相互補充的格局;確保協商活動規范有序,促進不同觀點的交流與碰撞;營造理性、包容、和諧的協商氛圍,促進社會各界在重大問題上形成廣泛共識。
二是圍繞加強人民政協反映社情民意、聯系群眾、服務人民機制建設開展研究。加強社情民意收集渠道研究,在更好發揮調查分析作用基礎上,結合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現代信息技術,創新社情民意收集的方式和手段。加強聯系群眾的方式方法研究,深入研究加強政協委員與界別群眾的聯系渠道,探索建立定期走訪、定點聯系、專題調研等委員聯系群眾的長效機制。加強服務人民的機制與平臺建設研究,圍繞如何整合政協的資源和力量,探索建立完善民生服務熱線、政協委員工作室等服務人民的工作平臺,為群眾解決實際問題提供新路徑。加強反饋與評估機制研究,探索建立健全社情民意反饋機制,研究制定科學合理的評估指標體系,及時發現問題并加以改進。
三是圍繞完善人民政協民主監督機制開展研究。加強監督制度與規范研究,系統梳理現有人民政協民主監督的制度規定,研究制定更加完善的民主監督制度和規范,使民主監督工作有章可循、規范有序。加強監督方式與手段創新研究,探索專項監督、聯合監督、民主評議等民主監督方式和手段,研究如何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提高監督的精準度。加強監督成果轉化與運用研究,建立健全民主監督成果的轉化機制,明確監督成果的報送、交辦、反饋等流程,確保監督成果能夠得到及時有效的落實。加強監督協同與聯動機制研究,研究如何加強人民政協民主監督與其他監督形式的協同配合,探索建立監督聯動機制,提高監督的整體效能。
(作者徐艷國系湖北省社會科學院黨組書記副院長)
編輯:李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