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協商議政>協商建言
加強人民政協反映社情民意、聯系群眾、 服務人民機制建設的主要著力點
反映社情民意是人民政協的一項經常性、基礎性工作,聯系群眾是人民政協的工作路線,服務人民是人民政協的價值追求。全國政協和地方各級政協高度重視反映社情民意、聯系群眾、服務人民制度機制建設,出臺了一系列文件,形成了較完備的工作機制。近年來湖北省政協開展的“一線協商·共同締造”行動,對加強人民政協反映社情民意、聯系群眾、服務人民機制建設進行了有益探索。
當前,加強人民政協反映社情民意、聯系群眾、服務人民機制建設的重點是更好提升這種體制機制的效能。
一是要深刻認識和把握新時代加強人民政協反映社情民意、聯系群眾、服務人民機制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人民政協為人民”是人民政協的根本價值追求,是“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思想在人民政協工作中的具體體現,是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的重要思想的重要內容。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加強反映社情民意、聯系群眾、服務人民機制建設,多做知民情、解民憂、暖民心的工作,當好黨的政策宣傳者、群眾利益維護者、社會和諧促進者”。充分發揮委員的主體作用和主觀能動性,是提升人民政協反映社情民意、聯系群眾、服務人民機制建設效能的關鍵。
二是要從凝聚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共識的戰略高度來認識加強反映社情民意、聯系群眾、服務人民機制建設的重要意義。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成立75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要求人民政協要“緊緊圍繞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議政建言”,并特別強調要“通過深入調研真切感知經濟社會實際運行狀況、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實事求是反映情況和問題,提出具有前瞻性、針對性、可操作性的對策建議”。中國式現代化本質上是以人民為中心的現代化,各級人民政協組織和政協委員只有深入實際、密切聯系群眾,才能提出有前瞻性、針對性、可操作性的對策建議,凝聚全體人民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共識。
三是把落實政協委員反映社情民意責任制作為加強人民政協反映社情民意、聯系群眾、服務人民機制建設的主要著力點。以湖北省為例,新修訂的一系列文件對于委員反映社情民意、聯系群眾、服務人民作出更加明確的要求,并規定了“管理措施”和“保障措施”。因此,進一步加強人民政協反映社情民意、聯系群眾、服務人民機制建設,提升質量和效能,主要著力點要放在壓實各級政協組織和政協委員的責任上,要探索建立反映社情民意、聯系群眾、服務人民責任制,并推動落實。
四是進一步提升各級政協委員反映社情民意、聯系群眾、服務人民的組織化程度。更好發揮政協委員的作用,除了加強政協委員隊伍建設,提高政協委員建言資政、凝聚共識意識和能力,同時要強化界別和地區工委組織化功能,抓好兩個關鍵:更好發揮界別在政協委員反映社情民意、聯系群眾、服務人民中的組織化作用。省政協新修訂的《關于新時代加強和改進界別工作更好發揮界別作用的辦法》明確要求要“注重征集、編報、反映界別群眾普遍關心的、有界別特色的社情民意”;更好發揮各級委工委和專委會的重要作用,探索建立各級政協委員到基層報到,實行常態化基層履職考核管理機制和建立各級政協對口機構縱向聯動工作機制,更好發揮各級政協專(工)委在政協委員履職過程中的組織化功能。
(作者系武漢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
編輯:李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