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統一戰線>民族宗教
凝聚推動道教中國化的共識和力量
——中國道教協會系統推進道教中國化研討會綜述
研討會現場
2024年12月25日至26日,由中國道教協會主辦、湖北省道教協會協辦、武當山道教協會和武當山道教學院承辦的系統推進道教中國化研討會在湖北武當山召開。來自全國各地的學術界、道教界代表等參加會議。
嘉賓云集 凝聚共識
本次研討會旨在深入學習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宗教工作的重要論述,研究堅持我國道教中國化方向的理論邏輯和實現路徑,交流總結道教界推進道教中國化實踐經驗,凝聚推動道教中國化的共識和力量。“三支隊伍”深度合作,對近十年來關于道教中國化的理論探討與實踐經驗進行全面梳理,共同為系統推進道教中國化出謀劃策。
堅持我國宗教中國化方向,并非僅僅是對境外傳入中國的宗教而言,而是包括了所有中國境內的宗教。所不同的是,道教中國化主要解決的是“與時俱進”的問題。全國政協常委、中國道教協會會長李光富在主旨發言中簡要總結了近10年來道教界堅持道教中國化方向的工作成績,闡述了系統推進道教中國化的重要意義、內涵、基本要求和主要任務。他指出,系統推進道教中國化是彰顯道教“佐國扶命”優良傳統的重要舉措,是順應道教歷史傳承規律的必然要求,是解決道教領域突出問題的現實需要。系統推進道教中國化必須堅持政治引領、堅持正信正行、堅持守正創新、堅持法治觀念、堅持系統觀念和堅持胸懷天下,重點從持續強化思想政治引領、切實加強道教思想建設、扎實推進全面從嚴治教、堅決反對封建迷信、構建新時代人才培養體系和繼續推進道教國際化等方面開展工作,有效解決道教領域存在的突出問題。
精研妙論 卓見迭出
本次研討會共設置了“固本開新——道教教義體系的現代建構”“正信正行——道教中國化方向的實踐路徑和經驗”“以戒為師——道教中國化與全面從嚴治教”“崇道育德——道教中國化與人才培養”“道通為一——道教中國化與提升道教文化國際影響力和感召力”等5個分議題。與會的道教界代表從教義建構、道風建設、人才培養等多維度闡述觀點;學術界嘉賓則從文化比較、歷史探究、推動道教國際化等層面進行深入剖析。大家圍繞分議題展開熱烈討論,探討系統推進道教中國化的理論邏輯、實踐路徑,分享真知灼見——
有的代表認為,推進道教教義建設要在固本中賡續傳統、在傳承中適應時代、在變革中創新發展,關注時代發展提出的社會問題,回應信教群眾關切的生活問題。有的代表分享了本省道教界在道教中國化方面的實踐探索,尤其是在打造道教中國化品牌項目、推進成果轉化等方面做出的有益嘗試。有的代表深刻剖析了全面從嚴治教的重大意義和實踐要求,認為強化思想政治引領、加強教規制度建設、加強突出問題整治和加強規范管理是全面從嚴治教的使命任務。有代表表示,道教教育的中國化根本在人才,要通過道教院校這個培養人才的主渠道,努力為道教培養合格人才。在智能時代數字經濟指數級更新迭代浪潮的席卷下,德才兼備、道器兼容、數智兼通的復合型人才培養模式是比較契合時代的創新型模式。有的嘉賓則提出,道教文化的國際傳播,不僅僅是向世人介紹道教教義思想,更是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播。要通過多種形式、多種渠道將道教文化介紹給世界,讓更多的國際友人了解道教、認識道教。
浙江大學敦和講席教授蓋建民在作學術總結時,將本次研討會的亮點和特點概括為主題鮮明,系統研討;知行合一,達成共識;創新形式,組織周密。他表示,當前道教界與學界對道教中國化這一命題的認知與理解已經達成高度共識。本次研討會是對道教中國化這一主題的一次系統總結提升,為未來道教界踐行中國化之路提供了更加完備的理論儲備。
務求實效 砥礪前行
本次研討會的5場分論壇共收到道教界代表提交的論文50多篇,學術界提交的論文20多篇。這些論文充分聚焦道教領域在當前面臨的重點難點問題,以及下一步如何推動道教中國化走深走實,提出若干切實可行的思路和辦法,對系統推進道教中國化具有重要參考價值。
除分論壇外,征文活動也是研討會的重要內容之一。中國道教協會于會前面向全國道教界發布征文啟事,得到了道教界的廣泛關注,共收到征文120多篇。經評審委員會評選,湖北省荊州市公安縣東岳觀聶誠羽等6位道長分獲一二三等獎。李光富在開幕式上為6位征文獲獎道長頒獎。
李光富在總結講話中表示,道教界要把本次研討會的豐碩成果轉化為系統推進道教中國化的具體行動。把握好本次研討會主旨發言的主要精神,梳理提煉會議亮點與共識,選取典型代表,推廣優質經驗做法,并將其轉化為規章制度或長效機制。發揮主體作用,結合實際、重視基層,鼓勵道教團體、院校、宮觀將理論成果融入日常學修和社會實踐中。加強道教界與學界的合作,建立長效交流機制,促進研究成果的轉化與應用。
(本報記者 奚冬琪)
編輯:李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