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資訊
從赤泥綜合利用,看氧化鋁產業綠色轉型
人民政協網1月3日電 工業和信息化部等部門日前聯合印發《赤泥綜合利用行動方案》(以下簡稱《行動方案》),《行動方案》提出,到2027年,赤泥綜合利用取得積極進展,新增赤泥綜合利用率達到15%。到2030年,赤泥綜合利用水平進一步提升,新增赤泥綜合利用率達到25%,基本形成產業鏈上下游協同發力、赤泥綜合利用量效齊增的可持續發展格局。業界人士普遍認為,《行動方案》立足赤泥利用產業發展現狀,從技術、市場、標準和產業體系等角度提出了系統性推動方案,方向明確、內容全面、
赤泥,氧化鋁生產過程中產生的主要固體廢棄物,因含氧化鐵量大,外觀與赤色泥土相似,故被稱為赤泥。當雨季來臨,隨著雨水的沖淋,赤泥中的堿會被溶出,可能污染地表水和地下水,因此推動赤泥規模化高效利用一直是世界性難題,
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全球庫存量已超過35億噸,新增約2億噸/年,但利用率小于4%,2023年,我國赤泥綜合利用量達到1050萬噸,主要利用途徑包括提取氧化鐵、生產膠凝材料、生產粉體材料等。
“‘十四五’以來,我國積極推動赤泥綜合利用,在回收有價金屬、生產建筑材料、膠凝材料、修復材料、路基材料以及化工材料等領域,初步形成多路徑、多領域的綜合利用方式。《行動方案》從推動赤泥源頭減量、提升基體材料品質、優化協同利用路徑、豐富產品應用場景、擴大工程示范規模、強化政策支持保障等方面統籌布局,同時提出了一批產業化示范工程,助力落地實施,對助推氧化鋁產業綠色轉型而言意義重大。”談及此,中鋁集團黨組書記、董事長段向東這樣表示。
段向東認為,《行動方案》緊緊圍繞目前及未來一段時間的工作目標,著力提升赤泥綜合利用水平,積極強化產用兩端科技創新,推動培育赤泥產品、產線到產業的新質生產力。立足于赤泥源頭排放體系的原始創新,著眼于規模協同利用體系的路徑創新,同時聚焦于區域示范工程體系的產業創新,更從三個方向提出了具體措施。
一是加強工作組織、培育骨干力量。積極落實重點企業“一企一策”方案,強化推動資金、政策和重大項目有效銜接,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總牽頭,做好部門協同和聯動的工作調度。依托工業資源綜合利用基地、大宗固廢綜合利用基地建設等,積極推動赤泥綜合利用。同時鼓勵赤泥產生地開展“無廢城市”建設,創建“無廢園區”“無廢企業”,培育一批赤泥綜合利用領域制造業單項冠軍、專精特新等骨干企業和赤泥產品的知名品牌。
二是加大支持力度,完善法規標準。適時更新發布《國家工業資源綜合利用先進適用工藝技術設備目錄》,強化供需對接,落實資源綜合利用稅收優惠政策,引導金融機構對赤泥綜合利用項目提供信貸融資支持,支持赤泥綜合利用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以及產品研發,適時研究推動赤泥建材產品納入市政工程等項目建設。鼓勵制定具有行業引領作用的相關行業標準、國家標準,推動標準應用與推廣,建設上下游相互貫通、緊密銜接的赤泥綜合利用標準體系。
三是強化宣傳引導,增進社會共識。有關行業協會、企業應積極正向宣傳赤泥的資源屬性,定期組織技術成果交流、應用場景示范、典型案例推薦等專題活動,強化政策、技術和標準宣貫,增強社會公眾信任,營造良好的赤泥綜合利用社會氛圍。
“中國鋁業集團有限公司作為提升我國礦產資源保障能力的主力軍,將堅持以
編輯:李律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