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原創
慧聚“高端” 擦亮“名片”
——四川德陽市政協著力助推“高端裝備科技城”建設
“好消息!省委、省政府印發了《關于支持德陽建設高端裝備科技城的意見》,這是對德陽‘裝備制造’發展的極大肯定!”一大早,四川省德陽市政協委員楊明就把這條激動人心的消息轉發到市政協“委員沙龍”聯絡群中,迅速點燃了大家的熱情。
自2006年落戶德陽以來,楊明帶領著企業與德陽一同高速發展,參與見證了德陽從傳統工業大市向高端裝備制造業強市的奮進“蝶變”。
工業是德陽的立市之本、強市之基。進入新時代,德陽市委深入貫徹中央、省委決策部署,把“工業強市”作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德陽的關鍵,構建起以機械裝備、材料化工、食品飲料、數字經濟為主導的“3﹢1”現代工業體系,8萬噸模鍛壓機、“華龍一號”核電機組、50兆瓦重型燃氣輪機、白鶴灘百萬千瓦水電機組等相繼從這里走出。2023年8月26日,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正式向德陽授予“中國裝備科技城”稱號。
這份亮眼的成績單,也沁潤著無數德陽市政協委員積極履職作為的辛勤汗水。
“政協全會期間,‘高端裝備’是委員建言的高頻詞。”市政協秘書長劉述明介紹,市政協九屆一次會議以來,委員們共提交相關提案120余件、反映社情民意信息370余篇。《關于因地制宜發展智能無人裝備產業提升“中國裝備科技城”品牌影響的建議》《關于加快推進我市工業互聯網綜合服務平臺推廣運用的建議》等一批高質量提案、社情民意信息,獲得黨委、政府領導肯定性批示,由相關部門積極轉化應用。
2024年6月27日,市政協召開議政性常委會會議,圍繞“加快建設中國裝備科技城”展開協商議政。作為全年協商計劃的重頭戲,市政協成立專門課題組,走遍德陽六個區(市、縣)進行實地調研,并前往成都、綿陽、合肥、武漢等先進地區學習考察,做足調研文章。會上,19名來自經濟、科技、工商聯等界別的委員分享了立足于自身特長的調研成果,提出補齊城市科技創新短板、破解民營企業創新發展障礙、夯實中國裝備科技城算力底座、構建裝備科技產業聯盟等真知灼見,得到出席會議的市政府領導充分肯定。
在德陽經濟發展過程中,民營經濟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如何更有針對性地為相關民營企業解決發展難題,為德陽高質量發展積蓄新動能?
“2024年4月,市政協啟動了‘千名委員大走訪’活動,號召廣大政協委員密切聯系、深入服務界別群眾。”市政協副主席劉澤球介紹,按照活動要求,市政協主席會議成員將定期分別帶隊深入重點工業企業,與企業負責人面對面溝通,了解企業生產經營情況,積極協調解決企業訴求和困難。截至目前,已走訪企業142人次,宣講黨的政策200余次,收集反映問題訴求75個,協調解決實際問題46個。
在市政協“委員讀書室”,記者見證了一場“加快制造業‘智改數轉’步伐,扎實推動我市新型工業化高質量發展”的委員沙龍。
“鼓勵有條件的龍頭企業、鏈主企業搭建協同平臺、開放技術服務,帶動中小企業融入數字化應用場景和產業生態。”
“開展‘智改數轉’相關政策宣講、企業管理、技術研討等方面交流與服務。”
……
委員們和相關部門負責人在輕松熱烈的氛圍中深入探討,思維在交流中不斷碰撞,形成了一個個落在紙面上的“金點子”。
據悉,2024年以來,市政協已圍繞“發展新質生產力”“推動智改數轉”“助力民營經濟發展”等主題開展委員沙龍活動4次,反映民營企業困難訴求26個,解決實際問題18個。
“助力德陽擦亮‘中國裝備科技城’名片、建設高端裝備科技城,是德陽市政協的一致共識。”市政協主席何明俊表示,將縱深開展“同心共建現代化四川”德陽行動,進一步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搭建履職平臺、完善制度機制、強化履職實踐,組織廣大政協委員聚焦高端裝備制造深入開展調研、積極建言獻策,為進一步建設中國裝備科技城貢獻更多政協力量。(本報記者 韓冬 通訊員 楊緒磊)
編輯:董雨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