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原創
同心聚力譜寫現代化新金牛
——成都市金牛區政協深入推進“同心共建現代化四川”專項工作記事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成立75周年大會上指出,人民政協要“緊緊圍繞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議政建言”。
習近平總書記的囑托,為人民政協指明了履職方向。近年來,成都市金牛區政協在區委的堅強領導下,以深入開展“同心共建現代化四川”專項行動為統攬,聚焦“現代化”助力,錨定“同心”發力,圍繞大局所在、黨政所期、群眾所盼和政協所能積極作為,制定專項行動計劃,精心組織實施,政協力量在專項工作中廣泛凝聚,政協擔當在專項工作中充分彰顯,政協風采在專項工作中深度展現,在助力推進金牛區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高效能治理中取得實效。
緊扣拼經濟促發展激發政協之能
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是人民政協履行職能的基本遵循,在助力推進金牛區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前進道路上,政協人用心用情譜寫出自己的音符。
緊扣服務高質量發展這一重要任務,區政協在制訂《“同心共建現代化四川·金牛政協在行動”2024年專項工作推進計劃》時,在充分調研基礎上把“推動營商環境優化提升”“促進現代都市工業發展”“發展新質生產力,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等事關高質量發展議題納入年度專項工作重要內容,確定了推進24個重點項目、打造6個示范點位、5個重點協商專題。
在金牛區民營企業家座談會上,有企業家說,“金牛區營商環境這些年來得到大力提升,但環境建設沒有最好,只有更好,百尺竿頭,需要更進一步。”如何為營造更優營商環境貢獻政協力量?2024年5月,區政協圍繞“深化打造政務服務‘金名片’,擦亮營商環境‘金招牌’”組織了一場專題視察監督。“推廣‘政務服務﹢’新模式,著力提升政務服務科技化、信息化水平。”“強化業務辦理指導,加大政策宣傳力度,持續推動《金牛區‘開辦餐飲店一件事’試點工作方案》落地落實。”……委員們紛紛建言,區政府相關部門積極回應委員建議,不少“金點子”正快速轉化為推動金牛區營商環境優化升級的更多舉措。據悉,金牛區營商環境測評連續5年獲評成都市先進。
對于寸土寸金、發展空間有限的金牛區而言,想要推動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大力發展現代都市工業、推動工業上樓是一條可行的路徑。2024年,區政協將“‘推動工業上樓’,促進現代都市工業高質量發展”列入年度重點協商計劃,作為開展“同心共建現代化四川”專項行動的重要內容。區政協組織政協委員、區政協智庫專家先后前往航天科工二院成都分院、中海信等院所、企業深入調研、協商座談,委員和區政協智庫專家分別從優化營商環境、發揮鏈主作用、加強精準服務等多個方面建言獻策,助推全區“工業上樓”發展成型成勢。
當前,企業生存發展面臨不小壓力。如何幫助企業樹立信心,度過轉型期,更好助力拼經濟搞建設?2024年9月,區政協堅決貫徹落實成都市委“進萬企、解難題、優環境、促發展”工作部署安排,由區政協主席會議成員帶隊,深入委員企業實地走訪,宣講中央、省、市發展經濟的舉措,宣傳金牛區營商環境6.0版,攜手區級有關部門訪委員、送政策,為民營經濟發展紓困解難,引導委員企業爭做行業“排頭兵”“領頭雁”。企業家們紛紛表示,通過活動,看到了省市區各級拼經濟搞建設的決心,更加堅定了發展信心,將帶領企業搶抓發展機遇,進一步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在產業建圈強鏈、特色產業發展等方面多作貢獻。
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要深化科技成果轉化機制改革,加強國家技術轉移體系建設。2023年先進技術成果西部轉化中心在金牛區揭牌,這是繼先進技術成果長三角轉化中心之后的第二個國家級區域中心。借該中心落地的東風,區政協委員、西南交通大學科學技術發展研究院副院長周南與多名委員聯名撰寫了“關于加強科技服務能力建設,提升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水平的意見建議”。得知該建議被省政協采納并獲得了有關領導重要批示后,她激動地表示:“我們將以此為激勵,接續奮斗,繼續就科技成果轉化進一步深入調研,爭取為先進技術成果加速轉化提出更多更好的點子,助力發展新質生產力。”
助力“五個半城”高水平建設彰顯政協之為
金牛區軌道交通、建筑、衛星互聯網、文化文旅產業基礎雄厚,有“鐵半城”“建半城”“星半城”“賽半城”“文半城”之稱。如何助力推進產業建圈強鏈,更好擦亮“五個半城”名片,是區政協近年來履職的重點方向。
金牛區自成都區劃調整以來,就伴隨著明顯的“鐵半城”印記,有成都鐵路局、中鐵二院、中鐵二局、西南交通大學等“鐵”字號的科研院所和建設單位,還有成都火車北站這一集鐵路、地鐵、長途汽車、公交等多種交通方式于一體的綜合交通樞紐。為助力提升“鐵半城”含金量,區政協專門組織舉辦了一期“大道金牛·政協講堂”,區政協委員、中鐵產業園(成都)投資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強為委員和區政府有關部門作了關于金牛區軌道交通“一總部一校三基地”的產業發展空間布局的講座,并提出相關工作建議,區政協智庫專家、成都市經濟發展研究院區域經濟研究所劉軍偉作了《新質生產力發展要求下推進金牛“鐵半城”思考》主題講座,為金牛發展軌道交通產業把脈建言。組織委員對成都火車站擴能改造項目開展專題視察,提交“加快軌交產業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等系列工作建議,助力推動《金牛區推進軌道交通智慧交通產業發展若干政策》等文件制定。目前,金牛“鐵半城”打造更顯成效,據張強介紹,金牛區中鐵軌道交通產業園已引進上下游鏈屬企業307家,產業人才1萬余名,預計2024年軌道交通產業營收突破1250億元,入園企業納稅達到24億元,產業聚集初見規模。
集聚了華西集團等行業龍頭企業40余家,鏈上企業1萬余家的金牛區,是名副其實的“建半城”。近年來,金牛區把綠色低碳發展作為新形勢下建筑行業轉型發展、可持續發展的方向。為助力綠色低碳建筑產業高質量發展,區政協組織委員到四川華西綠舍建材有限公司等企業和四川建科院展開調研,考察裝配式建筑構件生產線,并圍繞綠色低碳建筑產業發展有關問題開展座談交流。在此基礎上,還就“推進綠色低碳建筑產業發展、助力提升金牛‘建半城’品質”開展了專題協商。與會委員、專家提出要在產業聯盟、零碳示范區、綠建產業示范園、綠建專家團隊、新材料新技術成果落地等方面綜合施策,推進金牛建筑業提質增效。
據悉,2024年以來,區政協還就“星半城”“賽半城”“文半城”建設貢獻政協之力。5月舉辦了射頻短波產業主題委員講堂、衛星互聯網產業發展微論壇,提出相關產業發展建議21條。7月聚焦成都后大運時代主題,開展鳳凰山體育公園、城北體育館等運動場館視察調研和公園載體運維管理等專題協商。9月開展“公共文化服務提能升級”專題議政性常委會會議協商,向區委、區政府提出提升“文半城”建設品質意見建議10余條;還圍繞“非遺文化傳承與保護”“城市體育空間打造”等議題開展對口協商。這些協商意見受到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有關部門積極采納落實。
參與社會高效能治理貢獻政協之力
良好的社會治理是人民群眾安居樂業的重要保障。如何提升基層社會治理效能,持續增進百姓民生福祉?區政協持續努力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發展理念,助力打造社會治理“金牛樣板”。
群眾反映,撫琴西南路4號院外側的社區茶館衛生環境臟亂差、噪音擾民。民呼我應,民需我為。2024年5月,在區政協的指導下,部分區政協委員、撫琴街道和區政府有關部門負責人、業主代表、開發商代表齊聚一堂,開展了“撫琴西南路4號院閑置地帶整體改造”協商活動,通過大家的溝通協商,制定了整改方案,最終為老百姓解決了這件“煩心事”。
據悉,金牛區2024年通過基層“有事來協商”平臺助力解決群眾困難問題15件。“區政協搭建的‘有事來協商’平臺,成為了委員助力基層社會治理的‘聯絡站’、界別群眾的‘代言人’、參政議政的‘新陣地’、經濟社會發展的‘連心橋’、和諧社會建設的‘減壓閥’。”區政協副主席謝江對此深有感觸。
聯系界別群眾是政協界別特色的鮮明彰顯。為此,區政協高度重視發揮基層政協委員在助力解決基層民生大問題中的重要作用。
“成癮性植物在網絡銷售平臺隨意銷售的問題需要高度重視”“農民工社保與農村保險政策需要有機銜接”“殘疾兒童、環衛工人等特殊群體權益需要特別關注”……一系列群眾呼聲通過委員及時反映了上去。“我們鼓勵委員立足本職工作深入調研、發揮專長‘組團’調研,組建委員‘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骨干’聚智攻關,確保社情民意信息庫‘糧草充足’。全年通過省、市政協信息‘直報點’上報信息70多篇,其中‘關于做好公司法認繳制度新舊銜接平穩過渡工作的建議’‘關于加快中醫智能創新產業園建設、積極搶占中醫藥關鍵技術裝備新型賽道的建議’等20多條建議被省、市政協采用,報送量、采用量同比大幅增加,實現了社情民意信息數量和質量‘雙提升’。”區政協相關工作人員介紹,“現在,委員反映社情民意信息積極性進一步提高,信息報送渠道更加暢通,與省、市政協的工作聯動更加高效,委員履職主體作用得到進一步發揮。”
通過提案助力解決民生問題,是區政協履職為民的另一個重要渠道。“緊扣群眾脈搏,建議要特別關注教育、住房、醫療、養老等民生問題。”“要聚焦中小學生安全風險,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在2024年召開的金牛區政協八屆三次會議上,委員們緊扣民之關切,積極提交提案,民生類提案立案134件,占提案總數的46.2%。
“‘同心共建現代化四川’專項行動既是寫好中國式現代化四川篇章貢獻政協智慧的重要平臺,也是助力推動現代化金牛建設的重要抓手。助力建設現代化金牛,區政協使命在肩、義不容辭。”區政協主席涂智表示,區政協將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堅持建言資政和凝聚共識雙向發力,在總結完善中持續深化、在創新探索中提質增效,進一步提升政協服務中心大局的貢獻率,為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萬千氣象的金牛篇章貢獻更多政協智慧和力量。
(李平 盧思羽)
編輯:董雨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