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法治>資訊
最高法發布典型案例 黑社會性質組織開設并非法控制地下賭場被嚴判
人民政協網北京1月9日電(記者 徐艷紅) 為充分發揮依法持續整治“村霸”典型案例的教育、警示作用,1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5件依法懲治農村黑惡犯罪典型案例。其中,歐陽某臣為組織者、領導者的黑社會性質組織開設并非法控制地下賭場案值得關注。
案情顯示,被告人歐陽某臣自小好勇斗狠,曾伙同他人持刀將一人砍成重傷、兩人輕傷,事后通過私下賠償了事,社會惡名逐步傳開,進而陸續糾集社會閑雜人員實施違法犯罪。2012年5月,歐陽某臣為搶奪礦產,糾集多人聚眾斗毆,持砍刀、鋼管等兇器打傷三人、砸爛三輛汽車,并燒毀其中兩輛汽車,造成極為惡劣的社會影響,形成了以歐陽某臣為組織者、領導者的黑社會性質組織。該組織在某鎮及周邊一帶為非作惡,通過在村集體企業等場所開設賭場及高利放貸等手段,聚斂錢財,壯大組織規模;并通過有組織地實施聚眾斗毆、尋釁滋事、非法拘禁等暴力違法犯罪活動提升組織惡名,恫嚇欠債人員,追討賭債。該組織通過實施大量違法犯罪活動,并利用國家工作人員的包庇、縱容,在某鎮一帶為非作惡、稱霸一方,欺壓、殘害群眾,對當地地下賭場形成非法控制,嚴重破壞社會秩序和經濟秩序,造成惡劣的社會影響。
湖南省郴州市蘇仙區人民法院經審理,對被告人歐陽某臣以組織、領導黑社會性質組織罪、聚眾斗毆罪、尋釁滋事罪、開設賭場罪、非法拘禁罪、賭博罪、強迫交易罪、故意傷害罪判處有期徒刑17年6個月,剝奪政治權利2年,并處沒收個人財產人民幣10萬元,罰金人民幣16.3萬元;對其余14名被告人分別判處有期徒刑11年至2年不等的刑罰,并處沒收財產或罰金,追繳各被告人的違法所得。宣判后,歐陽某臣
最高法表示,本案是一起農村地區閑散人員通過開設賭場、高利放貸等手段聚斂錢財、稱霸一方的典型案例。被告人歐陽某臣憑借打架斗狠贏得的惡名,聚攏起宗族中的閑散人員,逐漸形成了以歐陽某臣為組織者、領導者,農村宗族中的社會閑散人員為骨干成員和積極參加者的黑社會性質組織。該組織為牟取利益,誘使大量當地群眾參與賭博,賭客中甚至不乏村組干部等基層治理人員,不少群眾深陷賭博泥潭,或在欠下巨額賭債后為躲避暴力討債背井離鄉、妻離子散。人民法院依法予以嚴厲打擊,凈化了鄉村風氣,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創造平安穩定的社會治安環境。針對案件中暴露出來的對基層村組干部、村集體企業監管不足等問題,向相關部門發出司法建議,推動完善鄉村綜合治理,實現“辦理一案,治理一片”的效果。
編輯:錢子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