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原創
新時代新征程央地媒體遵義行丨35萬噸辣椒,從遵義涌向世界
隆冬時節,跟隨紀念遵義會議90周年“新時代新征程央地媒體遵義行”活動,記者走進位于貴州省遵義市蝦子鎮的中國辣椒城,眼前一派繁忙——辣椒篩檢車間機器轟鳴,“辣”味撲鼻、“椒”香四溢,10余種辣椒正在這里打包批發,滿載辣椒的貨車往來穿梭。
在中國辣椒城交易市場,LED大屏不斷刷新著數據,堆積成山的干辣椒被整齊分類擺放。2017年,中國辣椒城建成,不僅有更大的交易區,還配備了物流集散、冷庫、倉儲、檢測等服務,實地發布全國首支中國干辣椒批發價格指數,便于商戶以辣椒倉單為質押,貸款融資,擴大規模。
貴州擁有400多年辣椒種植歷史,憑借獨特地理條件和宜人氣候優勢,孕育了以“香、辣、油、亮”著稱的貴州辣椒。
近年來,貴州加快推進辣椒產業轉型升級,把辣椒產業作為省級主導農業產業。2023年,貴州辣椒種植面積達520萬畝,產量保持在782萬噸以上,產值290億元。
中國辣椒城歷經10余年發展,如今手握全國最大的辣椒集散交易中心、全國最大的辣椒集散地、全國唯一的“國家級辣椒專業批發市場”和“世界辣椒加工貿易集聚區”四塊“金字招牌”,辣椒銷往全國各地,還出口日本、澳大利亞等80余個國家和地區。
“辣椒城能滿足75萬噸辣椒年交易量,15萬噸農產品交易量;普通倉庫、冷鏈倉庫能達到56萬噸的周轉量,120萬噸物流年吞吐量……”談及中國辣椒城的發展,中國辣椒城綜合部部長淳仕軍如數家珍,他說,2024年辣椒城交易量在35萬噸,交易額達70億元。
中國辣椒城除交易貴州本地特色辣椒外,還集散銷售來自新疆、內蒙古、河南等國內多地的辣椒,以及來自印度、越南、緬甸、韓國等國家和地區的辣椒產品。
圍繞“打造世界辣椒加工貿易基地”定位,遵義正不斷推進辣椒科研、種植、加工、流通等全鏈條,向規模化、集群化、高端化、國際化發展。現已形成“中國辣椒、遵義定價、買賣全球”的市場格局,遵義辣椒正闊步邁向全球大市場。
“去年的辣椒賣得好!目前算下來,一畝地老百姓能突破一萬塊錢的收入。我們的干辣椒易保存,一年四季都可以銷售。”遵義市辣椒行業協會常務副會長石永松是一名辣椒經紀人,也是一位名副其實的“辣二代”。從他的父輩開始,家里就開始做辣椒生意,現在專注于遵義朝天椒的種植和銷售,在西南三省共有10余萬畝辣椒種植基地。
“近年來,遵義朝天椒的市場越來越好,我們積極開拓市場,尋找更多商機,力求將遵義朝天椒成熟的品種、技術和市場推廣復制到全國各地。”談話間,石永松已督促打包工人將客戶訂購的辣椒裝檢完成。
遵義特殊的海拔、氣候和土壤,積淀成遵義辣椒優越的口感。作為貴州乃至全國的辣椒主產地之一,全市辣椒種植面積常年保持在200萬畝以上,現有辣椒加工企業130余家,市級以上龍頭企業60余家,培育了富有特色的本地品牌,辣椒產業綜合產值超200億元。
來到中國辣椒城內的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省級扶貧龍頭企業和省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貴州貴三紅食品有限公司,這是一家集辣椒基地建設、產品研發、生產加工和銷售于一體的遵義本土辣椒企業。
“長期以來,公司采用‘企業+合作社+農戶’的模式,在全省建立了30萬畝的辣椒訂單種植基地,帶動20萬名椒農通過辣椒種植實現增收致富,實現每年新增就業百余人。”該公司人力行政總監張超介紹說。
步入企業生產區,記者看到灌裝、包裝生產線上,工人們正緊鑼密鼓地生產各類辣椒產品,熱火朝天的干勁給冬日帶來了強勁力量。
跨入新時代、奮進新征程,遵義牢牢把握“偉大轉折地”歷史地位和“省域副中心”戰略定位,更加主動融入和服務長江經濟帶、粵港澳大灣區和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因地制宜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大力培育壯大開放平臺。2023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4600多億元,經濟總量在全國百強城市中位居第63位,在西部城市中位居第9位,在西部非省會城市中位居第3位。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
(何佼陽 本報記者 黃靜)
編輯:李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