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資訊 產業動態 發明·創新 探索·發現 科學麻辣燙 科技人物 專家講壇 新基建 院士知播

首頁>科技>資訊

我國農業科技重點領域創新實現新躍升

2025年01月15日 09:08  |  作者:高志民  |  來源:人民政協網 分享到: 

民政協網北京1月13日電(記者 高志民)農業農村部黨組成員、中國農業科學院院長吳孔明日前在中國農業科學院2025年工作會議上介紹,2024年中國農業科學院重點領域科技創新實現新躍升,挖掘了全球小麥地方品種多樣性,揭示了基因組結構變異對其適應性和重大品種形成的影響;破解了優異水稻種質復粒稻多粒簇生的遺傳基礎,解開了穗粒數和粒重間負相關難題;闡明了番茄果實糖積累的調控機制,滿足了兼顧品質和產量的育種要求;發現了紫杉醇生物合成途徑中最重要的缺失酶,打通了生物合成途徑;國際上首次解析昆蟲氣味受體的精細結構,揭示了昆蟲轉運蛋白轉運外源殺蟲劑底物的分子機制。

吳孔明介紹,重大技術產品研發應用力度加大。“肉鴨高效育種技術創建與新品種培育及產業化”“豬用重組口蹄疫O型、A型二價滅活疫苗的創制與應用”分別獲得國家科技進步和技術發明二等獎。獲得省部級獎28項,其中一等獎9項。禽流感重組鴨瘟病毒載體活疫苗獲國家一類新獸藥證書。新品種新技術新裝備創新迭代升級。育成高油高產大豆“中豆51”、 耐鹽堿小麥“航麥802”和耐鹽堿油菜“中油351”等新品種。打造鹽堿地節水控鹽與生態治理的“鄂爾多斯模式”,千畝試驗田實現輕度鹽堿地玉米增產15%;研發淀粉酶耐超高溫蛋白結構解析及修復技術,解決行業長期痛點;建立布魯氏菌病“人病獸防”新模式,羊種新型標記疫苗累計推廣應用1.28億頭份;研發推廣鄉村多元廢棄物治理技術模式,助力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國內首創甘藍聯合收獲機,零部件全部國產化并實現整機量產。

吳孔明表示,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的收官之年,是規劃“十五五”的關鍵之年,做好農業科技工作具有承上啟下的特殊意義。中國農業科學院將打造“三農”領域國家高端智庫。智庫將統籌謀劃智庫重點研究任務。聚焦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確保不發生規模性返貧致貧、深化農村改革、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等“三農”工作重點,組織開展長期性和應急性專題研究,有力支撐黨和國家決策。

“建立健全智庫運行機制。優化相關部門單位和機構職能,加強戰略研究中心建設。創新智庫任務立項實施和動態調整機制,組建跨學科跨單位智庫研究團隊,打造分工明確、權責清晰、協同調度、成果共享的智庫體系。”吳孔明表示,要持續擴大智庫成果影響力。建立智庫成果分類和標識管理制度,著力提升決策建議、研究報告、智庫論壇、學術著作等智庫成果質量,打造中國農業科學院智庫系列品牌。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久久国产精品-国产十精品 中文字幕视频综合网 |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网络 | 免费观看国产v片在线 | 午夜在线播放免费人成年 | 一区二区免费不卡在线 | 一级a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