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資訊
中國網絡視聽協會報告:2024年微短劇帶動64.7萬個就業機會,2025年將繼續增長
1月15日,中國網絡視聽協會發布《2024微短劇行業生態洞察報告》(下稱“報告”)。報告顯示,微短劇2024年保持強勁增長態勢,行業發展直接、間接帶動64.7萬個就業機會,2025年就業人數將隨市場規模繼續增長。
圖注:《2024微短劇行業生態洞察報告》
報告對招聘網站的數據分析發現,2024年11月,經去重后的在招崗位共計9000個。2024年各大平臺上線微短劇3萬多部,橫店、西安、鄭州等地的微短劇制作方全年不間斷開機,承接大量從傳統影視轉型的從業者以及藝術院校畢業生就業。
旺盛的招聘需求,帶動導演、編劇等崗位平均月薪過萬,部分崗位超過2萬元。位于西安的微短劇制作方豐行文化相關負責人表示,“短劇薪資一直高于所在城市傳統影視的平均水平,西安以前干剪輯一個月3-4千,短劇能給到6-7千,現在更是水漲船高,優秀的剪輯師能給到2萬。”
在短劇出現之前,操盤一個電影、長劇項目門檻較高,青年創作者的職業機會有限。微短劇因制作成本低、制作周期短,往往能快速立項開機;微短劇項目間隔周期短,一個熟練工種全年都有工作,收入更穩定;且在長劇里只有幾句臺詞的演員,在微短劇則有機會擔任主角,被更多觀眾看見。
“短劇提供了非常多就業機會,如果只有影視劇,很多人是進不去劇組的,但是短劇門檻會稍微低一些,機會多,給了更多人養家糊口的機會。像我這樣的新人演員,也有平臺去展示自己。”出生于1997年的男演員杜培源,從2023年6月開始拍微短劇。此前,他在航空公司擔任安全員,業余會接一些群演、廣告片通告,全職拍攝微短劇后,實現收入翻倍。
闖入短劇賽道之前,畢業于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的袁勳也曾為一些網劇、網絡大電影擔任執行導演、副導演,拍微短劇之后,他有了更多機會獨當一面。“對于新人導演來說,短劇行業機遇多、需求量大,這幾年我也拍了不少大公司的旗艦款短劇,遇到過許多科班畢業的年輕人,也遇到過不少從電影、電視劇領域轉型過來的前輩。”
行業的快速發展、人才的需求以及有競爭力的薪資,吸引了不少海歸、名校畢業生也涌入微短劇賽道,爆款短劇《閃婚老伴是豪門》制片人喬一喬,從英國約克大學電影電視制作專業畢業后,短暫做過綜藝和長劇,現已轉型成為短劇制片人。“我本科和研究生的同學,很多本來已經離開影視行業另謀出路了,但現在因為微短劇的飛速發展,又回到這個行業,成了短劇導演、編劇、制片人。”
更多專業影視人才加入,微短劇內容也在逐步擺脫“低質”標簽,走向精品化。在廣電總局相關管理提示、創作計劃引導下,微短劇創作題材空間得到拓展,以家庭、都市、情感等為代表的女性題材迅速崛起。商業模式上,2024年免費劇、端原生渠道崛起,收入渠道多元,讓制作方盈利狀況普遍改善。2024年內,版權方在抖音端原生經營的部均收入增長超343%,收入最多的單部劇超400萬元。報告認為,隨著市場競爭機制更健全,“賺快錢”心態的入局者被淘汰,留存下的創作者更注重內容質量,謀求品牌長線發展。2025年,預計微短劇市場規模將持續增長,容納更多就業機會。
編輯:位林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