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協商議政>政協動態
共同推動中國經濟航船行穩致遠
——全國政協2024年度宏觀經濟形勢分析座談會綜述
2024年是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關鍵一年,在外部壓力加大、內部困難增多的嚴峻形勢下,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沉著應變、綜合施策,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高質量發展扎實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邁出新的堅實步伐。
不久前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發表重要講話,深入闡述做好新時代新征程經濟工作的規律性認識,為做好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經濟工作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1月21日,全國政協召開2024年度宏觀經濟形勢分析座談會,深入學習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以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與會委員對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經濟形勢進行分析研判,圍繞保持經濟平穩運行和高質量發展建言資政、凝聚共識。委員們一致表示,要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和黨中央決策部署上來,扎實做好各項經濟工作,推動我國經濟持續回升向好。
實施更加積極有為的宏觀政策
2024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要實施更加積極有為的宏觀政策。
當前,我國經濟發展正進入新舊動能轉換、發展方式轉型的關口期,宏觀調控的目標增多。不少委員提出,宏觀調控需要加強統籌協調,打好政策的“組合拳”。
在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原院長劉尚希看來,宏觀政策用多大力度、持續多長時間,要圍繞經濟增速“保5%”的預期增長目標,在政策和改革上發力。
“擴大宏觀政策的有效空間,把宏觀政策的直接目標放在激勵支出擴張上,同時把改革深化和宏觀政策的中期框架有機結合起來,避免宏觀政策傳導出現梗阻。”劉尚希就“如何發力”提出具體建議。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王昌林認為,宏觀政策要落到實處,首先需要著力提升部門把握宏觀政策的取向能力,完善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評估體制機制。“重點圍繞提振內需特別是居民消費需求,形成政策合力。圍繞推動新舊動能接續轉換,著力統籌好促發展與防風險、強監管的關系。圍繞增強企業動力和活力,加強政策支持和優化監管服務。”王昌林說。
近兩年來,我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持續低位運行。不少委員發現,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將增長穩、就業穩和物價合理回升的優化組合作為宏觀調控的三大目標,也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首次將提升物價作為宏觀調控目標。
“推動物價合理回升必須充分認識到數字經濟和服務經濟新特征對我國物價形成機制產生的重大影響。”全國政協委員、申銀萬國證券研究所首席經濟學家楊成長從引致低物價原因出發,建議要強化線上銷售新業態價格監督,健全數字化對價格形成的長期影響機制,加快形成市場化定價機制,促進價格回歸合理水平。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推動新舊動能平穩接續轉換作出重要部署。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石油化工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馬永生對此體會頗深。他認為,新舊動能轉換要更好統籌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的作用,讓傳統產業穩得住,讓戰略性新興產業立得住,讓科技創新撐得住。
金融逆周期調節,對于助力實施更加積極有為宏觀政策的作用不言而喻。全國政協委員、原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副主席祝樹民的建議是,堅持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相結合,推動金融業支持全方位擴大內需,堅持補充資本與降本增效相結合,持續提升金融業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
多措并舉大力提振消費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對做好全年經濟工作進行了全面部署,放在九大任務之首的就是“大力提振消費、提高投資效益,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
“要深入研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消費理論,進一步增強對消費重要地位和作用的認識。”全國政協常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李小鵬認為,要求真務實有效做好大力提振消費工作,重在加緊落實相關政策,加快制定實施提振消費專項行動,研究逐步將國民經濟和社會轉向更加依靠國內消費的可行性、方法步驟和政策措施。
消費是收入的函數。全國政協常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馬建堂建議,“穩住消費、提振消費要先把就業穩住,讓有勞動能力、意愿工作的人有獲得收入的機會,同時千方百計把惠企政策落實到位,幫助尤其中小微企業留住未來。”
盡管在供給相對短缺時期,投資導向的經濟“指揮棒”曾經發揮了重要作用,全國政協委員、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白重恩認為,供給相對充裕后,中國經濟需要實現以居民消費為主要導向的發展模式轉型,并且要改革與消費相關的統計、稅收制度,支持加快調整經濟指揮棒,更加強調居民消費導向。
2024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民營企業中同樣引起熱烈反響。尤其針對“大力提振消費”,眾多企業積極行動,深入研究消費趨勢、探索品牌價值創新、推動零售業態變革,持續為推動消費需求貢獻力量。
“過去一年,眾多精彩體育賽事接連舉辦,為國內體育消費市場注入活力。”全國政協常委、安踏集團董事局主席丁世忠將消費場景進一步具體到體育領域,提出要更好挖掘體育產業的消費潛力,創新消費新場景、加強科研成果商業轉化、積極發展體育賽事經濟,通過提升產品與服務質量,不斷擴大消費需求。
“要加大對養老醫療等保障的投入力度,減少子女托育教育等后顧之憂、‘老少’之難。”
“要順應青年人和時尚群體的消費文化、消費風尚。”
“要通過支持創新,讓供給更好滿足不斷升級的需求。”
……
大力提振消費是推動經濟持續回升向好、不斷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持社會和諧穩定的必然要求。座談現場,盡管角度不同,委員們的共識是,提振消費就是補上內需短板,在提升消費能力、提振消費意愿、增加消費場景、擴大消費供給等方面多措并舉,使之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主動力和穩定錨。
把準關鍵環節、重點領域安全與發展相協同
開放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鮮明標識。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國將堅持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以高質量發展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為各國開放合作提供新機遇。”
面對百年變局加速演化這一歷史大勢,特別是大國地緣政治競爭加劇所引發的博弈性質的深刻變化,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原所長張宇燕帶來了應對當前復雜嚴峻國際環境的思考。
“在地緣博弈進入戰略相持階段背景下,首先要練好內功、鞏固韌性,發展壯大自身。”張宇燕說,其次要統籌謀劃,處理好安全與發展之間的辯證關系,以系統性、全局性、辯證性思維審視世界,抓住大多數國家在應對全球風險挑戰過程中創造出來的促進和平合作的機遇。
事實上,“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余年來,中國的“朋友圈”不斷擴大。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已成為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的重要一環。
“要推進高水平制度型開放,構建高水平立體互聯互通網絡,深入推進‘小而美’項目建設,提升共建國家民眾獲得感、幸福感。”全國政協常委、北京大學新結構經濟學研究院院長林毅夫建議,同時要筑牢高水平開放的“三道”安全屏障,即基礎性風險防范屏障、建設項目的風險防范屏障以及風險防范的法律屏障,建立跨部門的“一帶一路”共建國家風險防范中心,為企業參與共建保駕護航。
有效防范和化解重點領域風險,是更好統籌發展與安全的應有之義。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房地產評估師與房地產經紀人學會會長柴強參加了全國政協圍繞“推動房地產止跌回穩”的調研,他認為當前我國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基礎還需進一步筑牢,“要繼續關注房地產市場動態變化及新情況新問題,做好市場監測分析,把已出臺的政策堅決落實到位,大力支持居民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通過合理引導預期,提振市場信心。”柴強建議。
回顧過去的一年,成績來之不易。展望新的一年,信心滿懷。
委員們表示,我國經濟正處于高質量發展的關鍵階段,要不折不扣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各項決策部署,用科學方法謀劃和推進經濟工作,切實把新時代經濟發展規律落實到經濟工作各方面、全過程,努力推動中國經濟航船乘風破浪、行穩致遠。(本報記者 包松婭)
編輯:李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