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政協動態 協商建言 委員聲音 主席訪談 正商量 提案摘編 議政瞬間

首頁>協商議政>協商建言

全國政協委員張橋:切實提升企業自主創新能力 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

——訪全國政協委員、江蘇省科技廳副廳長、農工黨江蘇省委會副主委張橋

2025年01月24日 09:28  |  作者:本報記者 江迪 通訊員 李瑤  |  來源:人民政協網 分享到: 

記者: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要“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發展”。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強調,“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發展”“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作為全國政協委員和地方科技部門負責人,您有什么學習感受?

張橋: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科技創新工作,先后多次對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發展提出明確要求,指出“融合的關鍵是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世界各國對于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制高點的爭奪日益激烈。必須深刻認識到,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是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把握科技競爭主動權的關鍵舉措。

作為全國政協委員,必須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積極宣講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科技創新的重要論述,深入調查研究,精準建言獻策。

作為地方科技部門,我們將繼續堅持把提升企業自主創新能力作為事關長遠發展的基礎性、全局性、戰略性重大任務,加快構建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不斷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

記者:習近平總書記希望江蘇在科技創新上取得新突破,在強鏈補鏈延鏈上展現新作為。江蘇在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發展的實踐中,有什么重點舉措?江蘇的科技企業發揮著怎樣的作用?

張橋:近年來,江蘇先后出臺提升企業技術創新能力10條政策、推進高新技術企業高質量發展15條措施、培育獨角獸企業著力發展新質生產力11條支持舉措等組合政策,加快創新資源集聚和力量統籌,切實推動將創新、產業、人才、資金等資源導入企業,著力壯大科技企業集群。截至2024年底,江蘇高新技術企業突破5.7萬家、居全國第二,科創板上市企業111家、數量全國第一,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2215家、躍居全國第一,50家企業入圍中國獨角獸企業榜單、占全國的13.3%,181家企業入選中國潛在獨角獸企業榜單、占全國的23.1%,新增獨角獸和潛在獨角獸企業數量均居全國第一。

企業是經濟活動的主體,也是科技創新的主體,一頭連著科技,一頭連著產業,能夠直接響應市場需求,靈敏把握科技創新動向,有效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發展,是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發展的微觀主體,更是關鍵力量。

記者:近期,江蘇喜訊頻傳:2024年11月2日發布的《中國區域創新能力評價報告2024》顯示,江蘇區域創新能力排名躍升至全國第二位;2024年11月18日,工信部發布2024年國家級先進制造業集群競賽勝出名單,江蘇再添4個國家級先進制造業集群,累計達14個,總數居全國第一。江蘇在培育產業集群過程中,如何發揮科技企業的作用?

張橋:目前江蘇正以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產業科技創新中心為主抓手,加快推進高水平科技強省建設,以區域創新能力提升為重要標志,江蘇科技創新實力正從量的積累邁向質的飛躍,從點的突破邁向系統能力提升。我們不僅擁有豐富的科教資源,還具有雄厚的產業基礎。以生物醫藥領域為例,江蘇去年獲批上市創新藥13個、數量居全國第一,同時有兩個國家級先進制造業集群:蘇州生物醫藥及高端醫療器械、泰州連云港無錫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生物醫藥產業產值規模、研發綜合實力、產品創新水平均保持全國領先,是全省重點發展的十大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目前,已經初步形成了特色化、差異化的發展格局。

如今,蘇州已匯聚生物醫藥企業超過3800家,其中,上市企業34家,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31家,4家生物醫藥企業入選胡潤《2023全球獨角獸榜》,誕生了信達生物、康寧杰瑞、百濟神州、基石藥業等一批“硬核”科技企業。全國首家國家級醫藥高新區泰州醫藥高新區已集聚1300多家生物醫藥企業,招引包括阿斯利康等在內的14家全球知名跨國藥企,3家企業入選“中國醫藥工業百強榜”,大健康產業規模已突破1200億元。連云港舉全市之力打造了“中華藥港”,集中培育了恒瑞醫藥、正大天晴、豪森藥業、康緣藥業等四大藥企為代表的行業領跑者。無錫依托六大生物醫藥產業園,集聚生物醫藥企業總數超2100家,其中上市企業15家、世界500強企業6家,產業規模更是邁上2000億元臺階。藥明康德是國內CXO領域的絕對龍頭,連續六年獲得全球CRDMO年度公司獎。迪哲醫藥自主研發的I類新藥“舒沃替尼”獲批上市,成為肺癌領域首個且目前唯一獲中美兩國雙“突破性療法”認定的國產創新藥。

江蘇生物醫藥產業的蓬勃發展,正是企業發揮科技創新主體作用的生動體現,也是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發展的真實寫照,探索走出了一條從科技強、企業強到產業強、經濟強的發展路徑。

記者:教育部、江蘇省最近共建首個全國高校區域技術轉移轉化中心,著力破解高校科技成果轉化難題。江蘇如此看重科技成果轉化,有怎樣的考量?在科技成果轉化過程中,亟須破解哪些難題?

張橋:我們深知科技成果轉化是科技創新的“最后一公里”,是實現創新價值、推動產業升級的關鍵所在。此次江蘇省與教育部共建全國高校區域技術轉移轉化中心,目的在于搭建一個產學研用緊密結合的平臺,推動更多高校科技成果盡快轉化為現實生產力。在科技成果轉化的過程中,除了解決體制機制的問題,我建議還要重點解決工程化、市場化和企業化這“三化”問題。

一是要解決從樣品到產品的“工程化”問題。圍繞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等細分領域,布局建設一批概念驗證中心和儀器共享中心,加強概念驗證、中試熟化,構建從技術研發、概念驗證、小試中試到小批量試生產的完整服務鏈條,培育壯大現代高科技服務業,形成從“實驗室到生產線”的貫通式科技成果轉化服務體系。

二是要解決從產品到商品的“市場化”問題。引導地方政府、高校院所、投資基金以及行業龍頭企業共同設立概念驗證資金池,委托基金管理公司專業運作,引導“耐心資本”投早、投小、投長期、投硬科技,瞄準生物醫藥、集成電路等重點行業,大力支持行業龍頭骨干企業強化場景創新,推動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協同創新,加速科技成果轉化。

三是要解決從商品到產業的“企業化”問題。加強復合型人才培養,遴選科學家創業團隊,建設科技商學院,開設技術經理、科技金融等特色課程,進行高質量、長周期的創業培訓,實現“讓科技人員懂產業,讓產業人員懂科技,讓科學家懂管理,讓管理者懂創新”,著力提升科技成果轉化效率,為江蘇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產業科技創新中心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源泉。

編輯:薛海春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欧美伊香蕉久久综合网另类 | 中文字幕第1页中文字幕在 天天免費国产在线观看 | 小泽玛丽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 亚洲伊人久久成综合人影院 | 在线a亚洲v天堂网2019 | 在线欧美精品第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