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資訊 評論 藝文 閱讀 非遺 國學 人物 戲劇 國之瑰寶

首頁>文化>資訊

“御瓷凝瑞——景德鎮御窯遺址出土吉祥動物紋瓷特展”在恭王府博物館開展

2025年01月24日 10:20  |  作者:楊雪  |  來源:人民政協網 分享到: 

人民政協網北京1月24日電(記者 楊雪)由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館與景德鎮御窯博物院聯合主辦的“御瓷凝瑞——景德鎮御窯遺址出土吉祥動物紋瓷特展”近日在恭王府博物館樂道堂展廳開幕。

微信截圖_20250124101753

展覽圍繞恭王府極具代表性的“福”文化內涵策劃,展出景德鎮御窯廠遺址出土明代瓷器中以吉祥動物紋為裝飾題材的器物120件。展品中不僅包括宣德青花蟋蟀罐、成化天字罐等明代御窯珍品,還有多件無傳世品的修復件,如造型奇特的“成化青花鳳穿花紋鶴頸瓶”、目前發現的永樂朝御窯瓷器中器身最高的“甜白釉盤口獸耳長頸瓶”,以及景德鎮御窯博物館官方IP形象的原型“成化素三彩鴨形香薰”等。

微信截圖_20250124101719

景德鎮御窯是明清兩代官方設立的御用瓷器專門生產機構,自明代洪武二年(1369年)起至清代宣統朝止,五百多年間,聚集技藝最精湛的工匠,燒造出難以計數的瓷中佳品。由于窯燒的復雜性,變形、開裂、偏色、窯粘等情況在燒瓷過程中時有發生。為保證出品質量,御窯廠實行嚴格的揀選制度,符合要求的完整器被運至京城,有瑕疵的則被就地砸碎、掩埋。自上世紀80年代至今,對御窯廠遺址的考古發掘已收集到瓷器殘片數以噸計,并修復出一千多件明代御窯瓷器。這些碎瓷片和修復件,為我們提供了很多現存器物所不具備的信息,拓展了對陶瓷品類的認知。

恭王府在清代曾居住過多位皇室成員,當時的陳設和日用瓷器也以景德鎮御窯出產為多。順應明清時期盛行的祈福風尚,恭王府的建筑在形制、裝飾等方面都體現著福瑞吉祥的寓意。尤其花園的設計,以“福”為中心,以詩為布局,直白處一目了然,含蓄處意境深遠,秀麗與凝重并存,反映著主人高雅的審美情趣,也傳達出祈福迎祥的強烈愿望。明清景德鎮御窯出產的瓷器,亦多以吉祥紋樣為裝飾,或繁華或素樸,是當時生活美學思想的重要體現。比如位于展廳中央的“宣德青花鸚鵡折枝花果紋盤”,直徑達72.3厘米,是不多見的御窯出品大器。盤心繪鸚鵡啄桃圖,畫意應取自唐代詩人杜甫《山寺》詩中“麝香眠石竹,鸚鵡啄金桃”一句,象征著生機勃勃、自在安樂的生活狀態。鸚鵡音同“英武”,被古人視為瑞鳥,是廣受喜愛的寵禽。配合此件展品,還展出了恭王府博物館收藏的清道光年間綠釉鸚鵡一對。

整個展覽以各類吉祥動物紋為線索布陳展品,除了最多見的龍紋、鳳紋之外,還有很多生動有趣、寓意美好的祥禽瑞獸、神話動物形象,或威猛或靈動或呆萌可愛,無不蘊含著人們對和平幸福生活的向往,是中國傳統吉祥文化的縮影。

展廳內還設置了觸摸御瓷的體驗環節,為觀眾提供親手感受明代御窯瓷器的難得機會。觸摸的瓷片來自明代正統年間未燒制成的青花龍紋大缸,距今已有約580年的歷史。

微信截圖_20250124101732

春節臨近,展覽所在的恭王府樂道堂院內專門設置了身著明代督陶官官服的景德鎮御窯博物館IP形象“歲歲鴨”與身背“福字軸”的恭王府博物館IP形象“恭小福”,攜手為大家獻上最美好的新年祝福。展覽將持續至2025年3月30日(每周一閉館)。

編輯:位林惠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精品在线911 | 亚洲男人AV天堂午夜精品 | 亚洲步兵一区二区三区 | 综合亚洲国产2020 | 日本一卡久久伊人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色偷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