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要聞 要論 協商 統戰 黨派 委員講堂 理論 人事 社會 法治 視頻 文化

首頁>專題>2025新春走基層>要聞

新春走基層|科普大篷車撒下“新種子”

2025年01月27日 16:14 | 來源:新華網 分享到: 

新華社北京1月27日電 題:科普大篷車撒下“新種子”

新華社記者溫競華

近日,記者坐上中國科協組織的科普大篷車,來到廣西巴馬瑤族自治縣。從國道開到縣道,從平地繞上山路,從晨光熹微到午時將近,終于到達山坳中的東山鄉中心小學。

梵天塔、懶惰環、跳舞回形針……不顧舟車勞頓,科普老師迅速在操場上布置好數十件科普展品,數百名學生圍攏上來,擠在展品前摸索研究。許多正在午餐的孩子,拿著筷子勺子奔跑而來。

東山鄉中心小學校長蘭桂寧說,鄉村孩子很想了解外面的世界,科普大篷車為他們打開了一扇窗。

四年級學生韋莉娟因為答對了科普老師的問題,獲得體驗操作機器狗的機會。盡管是第一次見到這種智能機器人,她卻上手很快,控制它做出后空翻、作揖等帥氣的動作,引得其他同學連連驚呼。

一次次動手操作,悄然撒下科學的種子。百色市科協工作人員黃若琳說:“因為孩子們都搶著玩,展品經常需要維修和換新,但我們很少干預,就是要讓他們盡情探究。”

黃若琳駕駛大篷車下鄉已有18個年頭。百色九成以上的地方是山區,有時為了一場2小時的活動,路上就需要一天一夜。趕上雨季,本就險峻的山路泥濘濕滑,老司機都膽戰心驚。

“越不好走的地方才越要去,這就是大篷車的意義。”黃若琳道出的,是一代代科普工作者的堅守與情懷。

24年來,科普大篷車翻山涉水,行程5800多萬公里,奔赴科普覆蓋最薄弱的社區和鄉村基層,構建起一座座“沒有屋頂和圍墻的科技館”。

久久為功、滴水穿石。以實體科技館為依托,統籌流動科技館、科普大篷車、數字科技館等協同發展,我國科普資源的可及性和公眾的科普獲得感不斷增強,公民具備科學素質的比例從2010年的3.27%提升至2023年的14.14%。

中國科技館流動科普項目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今年春節期間,各地大篷車還將開展趣味科普進社區、進鄉村、進大集等活動,讓更多群眾過上“科普年”。

“孩子們的笑臉,帶給我莫大的成就感”“科普是一輩子的事業,再難也要做”……基層科普工作者的一句句真情流露,溫暖了又一個中國年。(完)


編輯:董雨吉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性爱国产性爱 | 亚洲视频精品在线人 | 在线亚洲精品专区人妖系列 | 亚洲永久字幕精品免费文字 | 婷婷精品视频亚洲 | 最新亚洲精品国偷自产在线 |